三相并网变流器中脉宽调制死区的补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699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并网变流器中脉宽调制死区的补偿方法,它的优点是能够解决因电流在过零点附近的振荡而造成的误补偿现象、实现对死区的实时补偿、显著提高输出电流的波形质量;它是通过由本发明专利技术定义的θ↓[e]来判断死区补偿相及死区补偿的方向,并通过由本发明专利技术定义的t↓[e]’来确定补偿电压量,然后结合死区补偿相及死区补偿的方向以及补偿电压量来确定最终的三相电压控制量,并由数字信号处理器根据所述三相电压控制量来控制三相并网变流器向电网输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脉宽调制
,具体讲是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的三相并网变流器采用了三相六管的桥式结构,该三相并网变流器在工作时为了防止同一桥臂直通现象的出现,需要对同一桥臂上下开关管的脉宽调制信号(PWM)加入死区时间,即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开关切换过程中先将开关管关断,然后再导通与之互补的开关管。在这段时间内,一个桥臂的两个开关管都不导通,形成了死区时间。此段期间,由于电感电流的存在,开关器件必须保持一定的续流时间,因此会随着相电流方向的不同而造成输出相电压的畸变。 目前,在死区补偿方面主要存在两个技术难点1)死区补偿方向的确定;2)死区补偿时间的确定。对于死区补偿的方向,即需要确定相电流的方向。授权公告号为CN1229909C,名称为用于脉宽调制型变频技术死区的补偿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其根据采样相电流的方向来决定死区补偿的方向,而在功率电路中,由于开关管导通和关断过程中存在大量的EMI干扰,因此在相电流的过零点附近会有振荡,从而造成多个过零点的现象。而采用电流滤波则会引入相位滞后等因素,不利于死区补偿。因为相电流在过零点附近的振荡会直接导致错误的相电流方向判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并网变流器中脉宽调制死区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 首先通过整形电路将电网的任一一相电压的正弦波整形为与该正弦波同周期的方波,该方波的跳变沿与正弦波的过零点相一致,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所述方 波的周期和跳变沿进行采样,那么数字信号处理器将得到电网电压的周期Ts和过零点的时间点;在一个周期Ts内,数字信号处理器以某相的电压正向过零点的时间点作为周期Ts的起点,通过以下表达式计算得到一系列呈单调增长的θ↓[e]: θ↓[e]= 360°/k×n,n=[0,k],k=Ts/Tc,Tc为三相并网变流器中开关管的开关周期; 步骤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并网变流器中脉宽调制死区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首先通过整形电路将电网的任一一相电压的正弦波整形为与该正弦波同周期的方波,该方波的跳变沿与正弦波的过零点相一致,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所述方波的周期和跳变沿进行采样,那么数字信号处理器将得到电网电压的周期Ts和过零点的时间点;在一个周期Ts内,数字信号处理器以某相的电压正向过零点的时间点作为周期Ts的起点,通过以下表达式计算得到一系列呈单调增长的θeTc为三相并网变流器中开关管的开关周期;步骤二、由第一减法器用三相并网变流器的直流母线的预设电压参考量Ud*减去三相并网变流器的直流母线的电压反馈量Ud,得到电压误差量ΔUd;再由第一调节器对ΔUd进行PI处理,从而得到三相并网变流器输入三相电网的有功电流参考信号ip*;再由第二减法器用ip*减去有功电流反馈量ip,从而得到有功电流误差Δip;接着由第二调节器对Δip进行PI处理,从而得到有功电压控制量Up;由第三减法器用三相并网变流器预设的无功电流参考量iq*减去无功电流反馈量iq,从而得到无功电流误差Δiq;接着由第二调节器对Δiq进行PI处理,从而得到无功电压控制量Uq;最后通过空间矢量发生器将有功电压控制量Up和无功电压控制量Uq生成三相电压控制量ua、ub、uc,ua=umsinθe+um3sin3θeub=umsin(θe-120°)+um3sin3θeuc=umsin(θe+120°)+um3sin3θe;与所述三相电压控制量ua、ub、uc相对应的相电流为ia=iR sin(θe+φ)ib=iR sin(θe-120°+φ)ic=iR sin(θe+120°+φ)其中,um为三相电压控制量的基波分量的幅值,um3为三相电压控制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庆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欣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