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顺酐加氢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658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2
一种顺酐加氢的工艺方法,顺酐原料依次通过两个串联的固定床反应器,其内均装有顺酐加氢催化剂,催化剂中Ni为15%~38%,Ag为0.1%~5.0%,余量为氧化铝;催化剂采用三步浸渍法向载体氧化铝中依次引入部分Ni、Ag和剩余的Ni,第一步和第三步引入Ni的比例为1:1~1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催化剂形成Ni‑Ag‑Ni“夹心”结构,使Ag对Ni原子产生隔离作用,致使桥式吸附位数量显著减少,同时导致Ni电子云密度降低,弱化了对C=C双键的吸附,降低了表面顺酐吸附物种的覆盖度,促进了丁二酸酐的脱附,防止其进一步深度加氢;既可获得较高的顺酐转化率和丁二酸酐选择性,又可消除顺酐深度加氢带来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氢的工艺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顺酐加氢制备丁二酸酐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1、丁二酸酐,又名琥珀酸酐,分子式为c4h4o3,为无色针状或粒状结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食品、石化、建筑材料、合成树脂、染料和精细化工等领域。

2、目前,丁二酸酐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发酵法、丁二酸脱水法和顺酐加氢法等。生物发酵法是利用微生物对玉米秸秆、田薯以及淀粉等为主要原料进行发酵生产丁二酸酐的方法。这种工艺存在产品提取效率较低,产率和转化率不高,成本昂贵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和副产物的问题,很难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丁二酸脱水法是在脱水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丁二酸脱水制得丁二酸酐,该方法由于设备及基建投资高、产品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生产过程中能耗较高,设备易受腐蚀等缺点限制其推广。顺酐加氢法是以顺酐为原料选择高效催化剂催化直接加氢制备丁二酸酐的技术。此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设备利用率高、运行成本低以及产品纯度高的优点,是目前工业领域普遍采用的丁二酸酐生产工艺。顺酐加氢制备丁二酸酐的加氢催化剂体系主要有贵金属、铜基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顺酐加氢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顺酐原料依次通过两个串联的第一固定床反应器和第二固定床反应器,两个固定床反应器内均装有顺酐加氢催化剂,其中以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活性金属和助剂以单质计,所述的顺酐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浸渍和第三步浸渍过程中向载体中引入Ni的比例为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浸渍和第三步浸渍过程中向载体中引入Ni的比例为1: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床反应器和第二固定床反应器内装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顺酐加氢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顺酐原料依次通过两个串联的第一固定床反应器和第二固定床反应器,两个固定床反应器内均装有顺酐加氢催化剂,其中以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活性金属和助剂以单质计,所述的顺酐加氢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浸渍和第三步浸渍过程中向载体中引入ni的比例为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浸渍和第三步浸渍过程中向载体中引入ni的比例为1: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床反应器和第二固定床反应器内装填的催化剂体积比为1:0.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每一步浸渍负载后须经干燥和焙烧,再进行下一步浸渍,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150℃,干燥时间为1~24小时,所述的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为300℃~800℃,焙烧时间2~24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宇艾抚宾吕清林李澜鹏赵响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