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互联,是一种基于二次融合配电的能源互联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供电系统中,在偏远地区,如高海拔山区和偏远渔业区域,重新布设大型的输电网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普及,为逐年增长的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能并网提供了可能,传统大型公用电网中可再生能源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将带来许多技术问题,双向电源的功率随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可变性而波动,需要更灵活的能源管理来控制双向电源,再加上电力系统中的负荷被认为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因此根据负荷的要求稳定和高效的调节输出电压和供电成为一个重大挑战。
2、在现有已公开的专利技术技术中,如申请公开号为cn117611382a的专利公开了考虑多层协同及需求响应的农村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包括:建立分布式农村综合能源系统低碳模型,建立需求响应负荷模型和基于价格激励的需求响应不确定模型;建立多元产业协同运行模式;进行多层协同优化,分为用户层、系统层、控制层;以农村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考虑多层协同及需求响应的农村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二次融合配电的能源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融合配电的能源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融合配电的能源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输出能量预测模型包括白盒历史模型和黑盒预测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融合配电的能源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S23中,对高可再生能源的短时期输出总能量的预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融合配电的能源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高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次融合配电的能源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融合配电的能源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融合配电的能源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输出能量预测模型包括白盒历史模型和黑盒预测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融合配电的能源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s23中,对高可再生能源的短时期输出总能量的预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融合配电的能源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高可再生能源存储比例的匝道约束处理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曦,丰金浩,饶庆,鲁非,肖思昌,王晓婷,柳明,石川,刘雯,潘柳兆,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