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激振装置及船体振动试验分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596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激振装置及船体振动试验分析方法,包括固定结构、旋转部件和驱动装置,旋转部件包括主动转盘、从动转盘、第一扇形质量体、第一从动旋转轴、传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二扇形质量体和第二从动旋转轴,主动转盘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齿接,第一从动旋转轴的上端与从动转盘固定连接,下端穿设传动齿轮后与固定结构转动连接,第一扇形质量体的圆心端与第一从动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二从动旋转轴的上端与从动齿轮连接,下端与固定结构转动连接,第二扇形质量体的圆心端与第二从动旋转轴固定连接;装置与主机顶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船舶试航前在码头对船体振动进行测试,获得船体振动特性,指导减振方案的制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振动,特别涉及一种船舶激振装置及船体振动试验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船舶正常航行过程中,在主机、螺旋桨运转等产生的周期性激振力作用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问题,过高的船舶振动将严重影响船舶的舒适度。

2、现有技术主要集中于在船舶设计阶段通过振动分析计算预报船舶振动水平,以及在船舶航行试验阶段开展振动测试,针对暴露的振动问题进行治理。然而由于船舶振动问题的复杂性,难以在设计阶段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准确的评估振动水平,完全的消除船舶振动风险。而船舶试航阶段若暴露较大的振动问题,既需要尽可能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振动改进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也往往需要通过二次试航进行振动治理方案验证,极易导致船舶建造成本的增加,甚至影响船舶的按期交付。

3、主机是船舶振动的主要激振源,主机带负荷工作时产生的周期性h型或x型侧向力会通过主机基座、主机顶部支撑传递给船体,从而引发船体振动。船舶试航前停泊在码头的建造阶段,主机无法达到船舶正常航行下的负荷及转速,激振力特性与船舶航行状态有较大差别,因此难以在码头依靠主机低负荷低转速运转完成船体振动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结构、旋转部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部件和驱动装置固定于固定结构上,驱动装置与旋转部件驱动连接;所述旋转部件包括主动转盘、从动转盘、第一扇形质量体、第一从动旋转轴、传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二扇形质量体和第二从动旋转轴,所述主动转盘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主动转盘与从动转盘通过传动皮带连接,第一从动旋转轴与第二从动旋转轴上下错位平行间隔设置,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齿接,第一从动旋转轴的上端与从动转盘固定连接,下端穿设传动齿轮后与固定结构可相对转动连接,第一扇形质量体的圆心端与第一从动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二从动旋转轴的上端与从动齿轮连接,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结构、旋转部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部件和驱动装置固定于固定结构上,驱动装置与旋转部件驱动连接;所述旋转部件包括主动转盘、从动转盘、第一扇形质量体、第一从动旋转轴、传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二扇形质量体和第二从动旋转轴,所述主动转盘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主动转盘与从动转盘通过传动皮带连接,第一从动旋转轴与第二从动旋转轴上下错位平行间隔设置,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齿接,第一从动旋转轴的上端与从动转盘固定连接,下端穿设传动齿轮后与固定结构可相对转动连接,第一扇形质量体的圆心端与第一从动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二从动旋转轴的上端与从动齿轮连接,下端与固定结构可相对转动连接,第二扇形质量体的圆心端与第二从动旋转轴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激振装置通过固定结构与船舶主机顶部中心位置连接,用于产生主机h型等效侧向力,或两个所述激振装置通过固定结构对称固定于船舶主机顶部两端,用于产生主机x型等效侧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质量体与第二扇形质量体为相同的扇形质量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从动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旋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与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沈波李国荣朱春雷卢斌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