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光钆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4582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成像的红光钆掺杂碳点,是以柠檬酸、中性红和水溶性钆盐掺杂剂为原料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的深红色固体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红光钆掺杂碳点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和较强的顺磁性质,可以作为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成像探针应用于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成像中,纵向弛豫效率达到55mM<supgt;‑1</supgt; s<supgt;‑1</supgt;以上,成像灵敏度、图像分辨率和组织穿透力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成像,涉及一种红光钆掺杂碳点,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成像的红光钆掺杂碳点,以及该红光钆掺杂碳点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磁共振成像(mri)是分子影像常见的检测技术之一,能够进行三维结构成像、提供高分辨率的组织信息,但灵敏度不够。与其相比,荧光成像(fl)灵敏度高,但空间分辨率和组织穿透力较差。因此,将fl与mri结合得到双模态成像技术,既能获得高分辨率的结构组织信息,又能实现高灵敏度显像,可以诊断出更准确和可靠的信息。

2、目前临床使用的mri造影剂主要是小分子量钆螯合造影剂,如钆双胺、钆喷酸等,但由于体内滞留时间短、钆泄露导致肝肾毒副作用等,严重影响着其的临床应用。故而开发新型具有高效性和生物亲和性的fl/mri双模态成像探针,是目前分子影像探针的研究热点。

3、碳点(carbon dots,cds)是一种优异的靶向荧光探针,其尺寸小于10nm,具有发光波长可调、大斯托克斯位移及光稳定性好等优异的光学性能。cds表面具有氨基、羧基等丰富的官能团,使其易于修饰偶联,同时具有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光钆掺杂碳点,是以柠檬酸、中性红和水溶性钆盐掺杂剂为原料,按照中性红、柠檬酸与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150~320)∶(20~40)溶于水中,160~200℃密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产物提纯后得到的钆掺杂碳点固体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光钆掺杂碳点,其特征是所述水热反应时间5~10h。

3.权利要求1所述红光钆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是将中性红、柠檬酸和水溶性钆盐掺杂剂以摩尔比1∶(150~320)∶(20~40)溶于水中得到反应溶液,超声分散均匀,于密闭反应釜中加热至160~200℃下进行水热反应5~10h,待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后,离心收集上清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光钆掺杂碳点,是以柠檬酸、中性红和水溶性钆盐掺杂剂为原料,按照中性红、柠檬酸与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150~320)∶(20~40)溶于水中,160~200℃密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产物提纯后得到的钆掺杂碳点固体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光钆掺杂碳点,其特征是所述水热反应时间5~10h。

3.权利要求1所述红光钆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是将中性红、柠檬酸和水溶性钆盐掺杂剂以摩尔比1∶(150~320)∶(20~40)溶于水中得到反应溶液,超声分散均匀,于密闭反应釜中加热至160~200℃下进行水热反应5~10h,待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提纯、干燥后得到深红色的碳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钟雅美李强卫迎迎于世平杨永珍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