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546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其由左连梁肢(1)、右连梁肢(2)、左剪切板(3)、右剪切板(4)、黏弹性材料层(5)、自复位机构(6)和过载保护机构(7)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连梁具有可在宽频域内耗散地震能力、优良变形能力、可同时控制结构的峰值位移、残余位移和峰值加速度、易更换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保护,涉及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


技术介绍

1、传统基于延性抗震设计,主要通过结构构件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以防止结构倒塌。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震后出现较大地残余变形。对于存在较大残余变形的结构,如若修复其难度大费用高,一些建筑甚至无法修复,只能推倒重建,这都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而自复位结构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结构地震后残余变形极小。现有的自复位连梁(毛晨曦,王大磊,王涛等,安装sma阻尼器的钢筋混凝土连梁拟静力试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34(4):140-147.)滞回响应通常表现为标准旗帜型,如图11中(b)图所示,而标准旗帜型自复位装置可有效控制结构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但由于耗能能力不足,会导致结构峰值加速度放大及明显高阶振型效应。此外,现有自复位连梁通常没有过载保护装置,而且复位装置的变形能力较差或价格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自复位连梁会导致结构峰值加速度放大及明显高阶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上还设有与所述上预紧螺栓和下预紧螺栓相匹配的螺纹,通过调节上预紧螺栓和下预紧螺栓之间的距离,使得对环形弹簧施加的预压力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槽钢的上下翼缘之间的距离正好与自复位机构在未受外力作用时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槽钢的上下翼缘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中间杆、上预紧螺栓和下预紧螺栓,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上还设有与所述上预紧螺栓和下预紧螺栓相匹配的螺纹,通过调节上预紧螺栓和下预紧螺栓之间的距离,使得对环形弹簧施加的预压力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槽钢的上下翼缘之间的距离正好与自复位机构在未受外力作用时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槽钢的上下翼缘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中间杆、上预紧螺栓和下预紧螺栓,但小于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弹簧由位于上下两端的端环、以及位于所述端环之间并交替堆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彤朱瑞召徐刚解琳琳张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