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压泄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由于加工和装配的原因,使得阀类和缸类元件存在一定的泄漏,通常可通过检漏液或者泡水进行外泄漏检测,通过导管冒泡法进行内泄漏检测。
2、通过上述方式检测的泄漏直观、廉价,但是人工成本高且无法适用于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中。
3、使用压力传感器或者差压传感器来获取被测元件的压力变化从而得知泄漏情况是目前对阀类和缸类元件泄漏自动检测的常规手段,包括直压法和差压法。
4、直压法是通过压力传感器直接获取前后不同时刻气压的方式,也可以测试元件泄漏,但测试微小泄漏(比如量程100kpa、判断100pa以内的压差变化)成本高,精度低。
5、差压法是通过比较被测元件当前时刻的压差变化的方式,精度高,成本底。
6、常规的泄漏检测时,差压传感器和两通阀分布在系统各处,管路连接复杂,占用体积大,维护不易,在管路及接头各处存在较难发现的泄漏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压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压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一正极板和一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均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两个所述第二腔体配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腔体通过底座导气通道分别连通所述常闭阀腔体和所述常开阀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压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阀腔体包括常闭阀上阀腔、常闭阀下阀腔、常闭阀通道、第一衔接腔和第一接口腔,所述常闭阀上阀腔和所述常闭阀下阀腔相互配合,所述常闭阀下阀腔通过所述常闭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衔接腔,所述第一衔接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压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压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一正极板和一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均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两个所述第二腔体配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腔体通过底座导气通道分别连通所述常闭阀腔体和所述常开阀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压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阀腔体包括常闭阀上阀腔、常闭阀下阀腔、常闭阀通道、第一衔接腔和第一接口腔,所述常闭阀上阀腔和所述常闭阀下阀腔相互配合,所述常闭阀下阀腔通过所述常闭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衔接腔,所述第一衔接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压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常闭阀通道之间设有第一衔接孔,所述第一衔接孔连接有第一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压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连常闭阀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常闭阀阀体和常闭阀上盖,所述常闭阀上阀腔设于所述常闭阀上盖,所述常闭阀上阀腔之间通过第二衔接孔连通,所述第二衔接孔连接有贯穿所述常闭阀上盖顶面的第二通气孔,所述常闭阀下阀腔、所述常闭阀通道、所述第一衔接腔和所述第一接口腔从上往下依次设于所述常闭阀阀体,所述常闭阀阀体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衔接腔的常闭阀导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压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阀组件包括常闭阀驱动活塞、常闭阀阀杆、第一主阀芯和第一阀底螺母,所述常闭阀驱动活塞通过所述常闭阀阀杆连接所述第一主阀芯,所述第一主阀芯和所述第一阀底螺母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常闭阀上阀腔和所述常闭阀下阀腔内分别设有第一衬套和第一驱动杆衬套,所述常闭阀阀杆穿过所述第一驱动杆衬套连接于所述常闭阀驱动活塞,所述常闭阀驱动活塞与所述第一衬套之间设有第一活塞圈,所述常闭阀阀杆上套设有星型圈,所述第一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翔,汤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桃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