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肠营养管套件。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对胃肠功能认识的加深,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在国际上己被普遍使用。在选择何种营养方式的时候,只要在肠道有功能或存在部分功能的情况下应首选en,己成为众多临床医师的共识。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优先考虑en己逐渐被广大重症医学科医师接受并应用于临床。
2、鼻胃管或鼻肠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以及胃肠减压时引流胃部积液积气的管路,胃管兼具引流减压功能,肠管更侧重鼻饲营养功能,可减少返流误吸。
3、现有的鼻饲管在插入胃部的时候,管路会刺激人体的鼻后孔及鼻咽部,因此造成患者的鼻后孔及鼻咽部疼痛、异物感和鼻腔堵塞不适,尤其有的患者因治疗需要往往需要同时置入两者,兼具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功能,给患者造成极大不适。多数患者难以耐受这样的刺激,患者很大可能会由于难受自行将管路拔出,造成意外拔管的情况发生,鼻胃肠管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在各类导管中高居首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胃肠营养管套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胃肠营养管套件,包括:
4、胃管,所述胃管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其中,所述前段的端部封闭并且靠近所述端部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中段的外壁上包覆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小于0.1mm并且比所述中段柔软;所述后段的端部设有第一接
5、营养管,所述营养管构造成在使用时能够从所述第二接口穿入所述胃管并从其中一个所述通孔穿出。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段的长度为30cm,所述中段的长度为20~30cm,以及所述后段的长度为20~30cm。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后段同轴布置,所述第二接口形成在所述后段的侧面上。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设有接口塞。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粘附于所述中段。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胃管和所述营养管的外壁上设有长度刻度。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三个,其在周向和轴向上彼此错开。
12、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通孔在轴向上的距离为2~3cm。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胃管的内径比所述营养管的外径大1mm以上。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胃管和营养管由硅橡胶或聚氨酯制成。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营养管包括引导钢丝。
16、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胃肠营养管套件中的胃管和营养管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一起使用,非常方便,同时营养管穿设在胃管中,会减少与患者的接触面积,并且通过设置缓冲层,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不适,减小患者因不适而拔管的意外事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的长度为30cm,所述中段的长度为20~30cm,以及所述后段的长度为20~3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后段同轴布置,所述第二接口形成在所述后段的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设有接口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粘附于所述中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和营养管的外壁上设有长度刻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三个,其在周向和轴向上彼此错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在轴向上的距离为2~3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的内径比所述营养管的外径大1mm以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的长度为30cm,所述中段的长度为20~30cm,以及所述后段的长度为20~3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后段同轴布置,所述第二接口形成在所述后段的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设有接口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营养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粘附于所述中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