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佳专利>正文

后囊保护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57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1
后囊保护圈,涉及手术器械,尤其是一种能够防止晶状体核块坠入玻璃体腔,便于顺利完成手术的后囊保护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推注管和垫圈条,推注管呈空心圆柱管,前端设置有管口,后半段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收卷轴,收卷轴沿滑槽滑动,收卷轴一端设置有卷曲手柄;垫圈条尾端固定在收卷轴上,垫圈条前端穿出推注管管口后呈螺旋状盘绕,垫圈条用镍钛合金制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镍钛合金制作垫圈条,能够在高温下快速恢复原状的特点,能够在使用时,通过高温热水快速加热垫圈条即可使用,手术完成后,通过收卷轴接卷曲手柄,即可将垫圈条收拢在收卷轴上,便于存放,同时在垫圈条端头上设置有圆环,通过圆环结构填补螺旋状的中间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囊保护圈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尤其是一种能够防止晶状体核块坠入玻璃体腔,便于顺利完成手术的后囊保护圈。
技术介绍
白内障是全世界和我国首位致盲眼病,约占全部致盲患者的45%左右。白内障虽不能预防,但可通过手术成功治疗而恢复视力。很久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晶状体混浊发生白内障,阻挡光线进入眼内,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可有效改善和恢复视力。而近代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CCE)是将混浊的晶状体完整从眼内摘出,由于该手术未保留晶状体后囊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困难,同时玻璃体脱出发生率高,引发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损伤、黄斑囊样水肿以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发展,现代白内障手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核和皮质部分而保留晶状体后囊膜的术式,该手术完整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减少了对眼内结构的干扰和破坏,防止了玻璃体脱出及其引发的并发症,同时为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创造条件。上世纪60年代以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Phacoemulsification)日趋成熟完善。该手术应用超声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囊保护圈,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圈包括推注管(1)和垫圈条(2),推注管(1)呈空心圆柱管,前端设置有管口,后半段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3),滑槽(3)内设置有收卷轴(4),收卷轴(4)沿滑槽(3)滑动,收卷轴(4)一端设置有卷曲手柄(5);垫圈条(2)尾端固定在收卷轴(4)上,垫圈条(2)前端穿出推注管(1)管口后呈螺旋状盘绕,垫圈条(2)用镍钛合金制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囊保护圈,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圈包括推注管(1)和垫圈条(2),推注管(1)呈空心圆柱管,前端设置有管口,后半段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3),滑槽(3)内设置有收卷轴(4),收卷轴(4)沿滑槽(3)滑动,收卷轴(4)一端设置有卷曲手柄(5);垫圈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佳胡竹林孔蕾李妍陈燕华刘海和丹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