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光组件用光纤带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307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终端光组件用光纤带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若干根单芯光纤并列通过眼模,表面涂覆上树脂,经UV灯固化,所述光纤和所述树脂固结成一体,形成光纤带,其特征在于涂覆时所述树脂的杨氏模量控制在4000~8000MPa之间,通过控制UV灯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光纤带的杨氏模量在200~250MPa之间,且光纤带固化度达到95%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人是在大量富有创造性的试验后,提出了上述方法,通过控制生产初期的材料——树脂的杨氏模量,并通过在生产中控制UV灯的输出功率,来控制终端产品——光纤带的杨氏模量,使光纤带的品质产生质的变化,能够适用于终端光组件的各种安装要求,不会出现脱皮,变形,不容易对接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制造,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光纤带的制造过程是这样的,若干巻绕在放线盘上的单芯光纤由张力轮、导向轮引导,形成多根单芯光纤的排列,通过眼模时涂覆上树脂,再经过UV灯固化形成由若干单芯光纤并列的光纤带,其过程如图1所示。 光纤带是光缆生产的基础件,其性能指标是依据光缆的使用需求来制定。终端光组件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由原来的单芯向多芯发展,光纤带在终端组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现在的终端组件光纤带基本依靠进口。国外进口的光纤带,购买成本很高,以G652D光纤带为例,国产价格是110元/km,进口的200元/km。但国内现有的光纤带产品,在终端组件中使用合格率不到10%,主要的问题是在使用中容易出现脱皮,变形,不容易对接等现象。有些企业也试图通过一些改进来使上述情况得到改善,以满足的客户的要求,但所做的一些的改进,并未得到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用于终端光组件的光纤带所出现的脱皮、变形、不容易对接等现有国产光纤带之不足,提出一种。该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若干根单芯光纤并列通过眼模,表面涂覆上树脂,经UV灯固化,所述光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终端光组件用光纤带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若干根单芯光纤并列通过眼模,表面涂覆上树脂,经UV灯固化,所述光纤和所述树脂固结成一体,形成光纤带,其特征在于涂覆时所述树脂的杨氏模量控制在4000~8000MPa之间,通过控制UV灯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光纤带的杨氏模量在200~250MPa之间,且光纤带固化度达到95%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烽火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