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工业蒸气的热冷电联产储能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240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供工业蒸气的热冷电联产储能系统,包括低压压气机、高压压气机、高压储气罐、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进口与低压压气机的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高压压气机的进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一进口与高压压气机的出口连接;低温罐,出口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进口、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接,低温罐内部用于储存低温储热介质;工业蒸气制备模块,用于使用低压压气机与高压压气机产生的热量制备工业蒸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热量储存起来并通过工业蒸气制备模块二十四小时持续制备工业蒸气,避免在储能过程中能量转化较为单一,提高了系统能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涉及一种可供工业蒸气的热冷电联产储能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储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与间歇性等弊端,有效地解决了移峰填谷的难题,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调度性,适合不同规模的企业使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取储能系统提供的电量、容量和储能服务。能够实现工业园区企业之间的用电、存储资源分时分空分地应用,高效协同利用园区内的能源资源。

2、目前,工业园区在进行储能时,常采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在用电低谷时,使用多余的电能带动压气机工作将空气压缩后进行储存,并在用电高峰时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给工业园区。

3、然而,由于工业园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电能,还有工业蒸气等,采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能够实现的能量转化较为单一,导致工业园区的企业还是需要再通过电能制备工业蒸气,降低了系统能量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工业蒸气的热冷电联产储能系统及方法,能够在储能的过程中持续为工业园区提供工业蒸气,避免在储能过程中能量转化较为单一,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供工业蒸气的热冷电联产储能系统,包括低压压气机(2)、高压压气机(5)与高压储气罐(7),所述低压压气机(2)的进口用于引入常温常压空气,所述低压压气机(2)的出口与高压压气机(5)的进口连接,所述高压压气机(5)的出口与高压储气罐(7)的进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工业蒸气的热冷电联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蒸气制备模块包括中温罐(16)、高温罐(17)、蒸汽发生器(18)、第一预热器(19)、第二预热器(20)与混合器(21),所述中温罐(16)的进口与第二换热器(6)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中温罐(16)的出口与第一预热器(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供工业蒸气的热冷电联产储能系统,包括低压压气机(2)、高压压气机(5)与高压储气罐(7),所述低压压气机(2)的进口用于引入常温常压空气,所述低压压气机(2)的出口与高压压气机(5)的进口连接,所述高压压气机(5)的出口与高压储气罐(7)的进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工业蒸气的热冷电联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蒸气制备模块包括中温罐(16)、高温罐(17)、蒸汽发生器(18)、第一预热器(19)、第二预热器(20)与混合器(21),所述中温罐(16)的进口与第二换热器(6)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中温罐(16)的出口与第一预热器(19)的第一进口连接,所述高温罐(17)的进口与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高温罐(17)的出口与蒸汽发生器(18)的第一进口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18)的第一出口与第二预热器(20)的第一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预热器(19)的第一出口、第二预热器(20)的第一出口分别与低温罐(15)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预热器(19)的第二进口、第二预热器(20)的第二进口分别用于进入高压水,所述第一预热器(19)的第二出口与混合器(21)的第一进口连接,所述第二预热器(20)的第二出口与混合器(21)的第二进口连接,所述混合器(21)的出口与蒸汽发生器(18)的第二进口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18)的出口用于向工业园区供给工业蒸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供工业蒸气的热冷电联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气罐(7)的出口连接有高压透平(9)的进口,所述高压透平(9)的出口连接有中压缓冲罐(11)的进口,所述中压缓冲罐(11)出口连接有低压透平(13)的进口,所述高压透平(9)与中压缓冲罐(11)之间设置有第一冷量制备模块,所述低压透平(13)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冷量制备模块,所述第一冷量制备模块与第二冷量制备模块分别用于制备冷量并将制备的冷量向工业园区供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供工业蒸气的热冷电联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量制备模块包括第三换热器(10),所述第三换热器(10)的第一进口与高压透平(9)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10)的第一出口与中压缓冲罐(11)进口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10)的第二进口用于引入常温水,所述第三换热器(10)的第二出口用于向工业园区供给冷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供工业蒸气的热冷电联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量制备模块包括第四换热器(14),所述第四换热器(14)的第一进口与低压透平(13)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换热器(14)的第一出口与大气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14)的第二进口用于引入常温水,所述第四换热器(14)的二出口用于向工业园区供给冷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荻刘希锴谢永慧王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