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结构及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181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结构及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沿空气净化器的进风方向,电极结构具有迎风侧和背风侧,电极结构包括:内电极,其外设置有介质管;外电极,套设并固定在介质管外,外电极为采用导电丝与绝缘丝混合编制而成的筒状网套结构;外电极的背风侧采用的绝缘丝的占比为a,迎风侧采用的绝缘丝的占比为b,其中a大于b。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背风面采用的绝缘丝成分较多,使得电极结构在背风面的放电减少,从而能够降低放电电压以及无效功率,降低臭氧浓度,解决现有的电极结构在背风面放电产生过多无用功的问题。同时,外电极利用网格互相压制,能有效的解决现有的螺旋电极容易起毛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具体涉及一种电极结构及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住宅室内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规模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得室内空气中甲醛、tvoc等污染物的浓度超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影响。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方法有通风法、植物净化法、微生物法、物理化学吸附法和等离子体法等。

2、由于低温等离子体中存在高能电子、激发态粒子及活性基团等,利用等离子体放电可有效地催化降解有害气体,因此,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空气净化等领域。等离子体放电包括电晕放电和辉光放电,由于辉光放电放电面积较大,等离子体密度较高,因此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一般情况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多在低气压或稀有气体环境下生成。

3、相关现有技术利用碳纤维电极缠绕在内电极上形成的螺旋电极,可以实现在大气压条件下产生大面积的辉光放电的效果,但是由于螺旋电极的背风侧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很难与迎风侧的污染物接触,背风面产生的等离子体几乎接触不到污染空气,产生过多的无用功,不仅使得整个螺旋电极的放电电压和放电功率增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器中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空气净化器的进风方向,所述电极结构(10)具有迎风侧和背风侧,所述电极结构(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空气净化器中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外电极(13)迎风侧采用的导电丝(131)的占比为P1、采用的绝缘丝(132)的占比为P2,则P1>P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空气净化器中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13)背风侧的网间距小于迎风侧的网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空气净化器中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13)的迎风侧采用碳纤维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器中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空气净化器的进风方向,所述电极结构(10)具有迎风侧和背风侧,所述电极结构(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空气净化器中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外电极(13)迎风侧采用的导电丝(131)的占比为p1、采用的绝缘丝(132)的占比为p2,则p1>p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空气净化器中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13)背风侧的网间距小于迎风侧的网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空气净化器中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13)的迎风侧采用碳纤维束与绝缘丝(132)混合编制,所述外电极(13)的背风侧采用绝缘丝(132)的占比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空气净化器中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德玲汪春节封宗瑜罗汉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