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防御,具体为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无人机能够携带更多的感知和通信设备,实现更高级别的自主飞行和任务执行能力,却出现了无人机的“滥飞”、“黑飞”等现象带来的问题,无人机事故不断发生甚至使用无人机进行犯罪活动。例如,非法侵入获取图像、发起信号干扰、发起无线网络欺骗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不但扰乱正常飞行秩序,也严重危害公共社会安全。目前无人机防御技术主要使用激光致盲装置、防空导弹系统、无人机捕获装置、声波驱散装置与电磁脉冲发生器。然而,激光致盲装置对操作人员的防护要求较高,无法保证使用环境的安全;防空导弹系统成本高、作业时间长不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空情需求;无人机捕获装置通过物理手段捕捉无人机,防御范围有限且对高速飞行的无人机捕获效果不佳;声波驱散装置发射特定频率的声波进行防御,不适用于嘈杂环境;电磁脉冲发生器通过产生强电磁冲破坏无人机内部的电子设备,但是对周边电子设备也可能产生影响,且需精确控制脉冲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适用于变电站、发电站等重要场所的上空领域;因此,面对现有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如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包括如下子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1中,基于认知无线电协议破解技术对所述无线电信号进行识别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包括如下子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身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如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包括如下子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1中,基于认知无线电协议破解技术对所述无线电信号进行识别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包括如下子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身份认证的无人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发送数据请求至身份认证系统之前包括:无人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海云,洪道鉴,王晓飞,宁俊保,赵文东,傅潇天,陈翔,常俊晓,周戈,许楚航,沈文远,罗芬,孔少维,李光,娄藕蝶,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