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车架,特别是一种车架纵梁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1、车架是新能源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所以纵梁在新能源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新能源汽车的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等均含有纵梁,纵梁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型,也有的做成z字型或者箱型等断面,纵梁在受到撞击时,某些部位可能承受较大的应力或容易受到特定方向的冲击而发生弯曲,进而需要在局部位置焊接加强板来提高这些局部区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纵梁在受到撞击发生弯曲时,其弯曲的位置是无法确定的,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纵梁在加强时,只对局部位置焊接加强板,由于弯曲位置不确定,只对局部焊接加强板可能无法覆盖到实际发生弯曲的区域,导致防护不到位,同时不能根据实际撞击情况灵活调整加强位置,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或遗漏关键部位,进而使得新能源汽车纵梁其他未加强的部位在受到撞击时更容易发生严重变形,从而影响整个车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02)包括转动柱(2021)、转动杆(2022)、固定轴(2023)、固定板(2024)以及第一扭簧(2025),所述转动柱(2021)插接于所述锁块(201)内,所述转动杆(2022)固定于所述转动柱(2021)外侧,所述固定轴(2023)一端与所述转动柱(2021)固定,所述固定板(2024)固定于所述锁块(201)内,所述第一扭簧(2025)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024)和所述转动杆(2022)固定,所述锁块(201)内开设有螺旋槽(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02)包括转动柱(2021)、转动杆(2022)、固定轴(2023)、固定板(2024)以及第一扭簧(2025),所述转动柱(2021)插接于所述锁块(201)内,所述转动杆(2022)固定于所述转动柱(2021)外侧,所述固定轴(2023)一端与所述转动柱(2021)固定,所述固定板(2024)固定于所述锁块(201)内,所述第一扭簧(2025)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024)和所述转动杆(2022)固定,所述锁块(201)内开设有螺旋槽(201-1),所述固定轴(2023)滑动于所述螺旋槽(201-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203)包括限位杆(2031)、导向轨(2032)、连接块(2033)以及第一弹簧(2034),所述限位杆(2031)插接于所述加强块(102)内,所述导向轨(2032)一侧与所述纵梁(101)内壁固定,所述连接块(2033)一侧与所述限位杆(2031)固定,所述第一弹簧(2034)固定于所述连接块(2033)顶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件(301)包括活动柱(3011)和固定拉绳(3012),所述加强块(102)上开设有腔室(102-1),所述活动柱(3011)转动连接于所述腔室(102-1)内,所述固定拉绳(3012)绕设于所述活动柱(3011)外侧,所述固定拉绳(3012)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柱(3011)和所述转动杆(2022)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302)包括旋转轮(3021)、第二扭簧(3022)、转动盘(3023)以及固定块(3024),所述旋转轮(3021)转动连接于所述腔室(102-1)内,所述第二扭簧(3022)位于所述旋转轮(3021)内侧,所述转动盘(3023)底部与所述第二扭簧(3022)固定,且套设于所述活动柱(3011)外侧,所述固定块(3024)固定于所述第二扭簧(3022)一端,所述旋转轮(3021)内开设有环形槽(3021-1),所述固定块(3024)滑动于所述环形槽(3021-1)内。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加斌,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众如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