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156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属于钻石技术领域。冠部、腰部和亭部,亭部通过腰部与冠部连接;腰部的横切面为熊形状。亭部包括有心形面、复数个主刻面、复数个副刻面、复数个腰刻面,副刻面设置于主刻面的两侧,主刻面、副刻面、腰刻面均与腰部连接;且主刻面、副刻面、腰刻面环绕在心形面的周侧形成熊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当中,钻石整体为大熊形状,具有美感,克服了现有钻石形状单一的缺陷;钻石的亭部设置有心形面,可以在钻石的亭部显示,并可以通过冠部进行投影显示,提高了钻石的美感,且通过切面的设计使得钻石的火彩效果更好,满足了消费者对钻石美观的高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钻石,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多以圆明亮式琢型的钻石为主,又叫标准圆钻式,由冠部、腰、亭部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八心八箭”是圆明亮式琢型的变形,属于钻石的花式琢型的其中一种类型,即在腰厚和切工角度上具有一定的改变。

2、此类钻石具有57或58个刻面,其冠部有33个刻面,亭部有24个刻面,如果底尖磨成一个小刻面的话,整个钻石就有58个刻面。此类切割钻石的腰部多以圆形和正多边形为主,缺少其他花式的设计和切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具有美感,克服了现有钻石形状单一的缺陷,满足了消费者对钻石美观的高要求。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通过切面的设计使得钻石的火彩效果更好。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包括:冠部、腰部和亭部,所述亭部通过腰部与冠部连接;所述腰部的横切面为熊形状。在本申请中,腰部的形状为小熊的形状,具有美感,克服了现有钻石形状单一的缺陷,满足了消费者对钻石美观的高要求。优选的,冠部、腰部和亭部一体式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亭部包括有心形面、复数个主刻面、复数个副刻面、复数个腰刻面,所述副刻面设置于主刻面的两侧,所述主刻面、副刻面、腰刻面均与腰部连接;且所述主刻面、副刻面、腰刻面环绕在心形面的周侧形成熊形状。在本申请中,心形面可以在钻石的亭部显示,并可以通过冠部进行投影显示,提高了钻石的美感,满足了消费者对钻石美观的高要求。

6、进一步地,所述主刻面设置有五个,包括有第一主刻面、第二主刻面、第三主刻面、第四主刻面、第五主刻面,所述第一主刻面设置于心形面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主刻面、第三主刻面设置于心形面的上方并对称设置于第一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四主刻面、第五主刻面设置于心形面的下方,并相对心形面对称。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刻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主刻面、第三主刻面、第四主刻面、第五主刻面均为三角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副刻面设置有十个,包括有均与腰部连接的第一副刻面、第二副刻面、第三副刻面、第四副刻面、第五副刻面、第六副刻面、第七副刻面、第八副刻面、第九副刻面、第十副刻面,所述第一副刻面、第二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一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三副刻面、第四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二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五副刻面、第六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三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七副刻面、第八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四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九副刻面、第十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五主刻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副刻面与第三副刻面连接,所述第二副刻面与第五副刻面连接,所述第四副刻面、第六副刻面、第七副刻面、第八副刻面、第九副刻面、第十副刻面均与腰刻面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腰刻面包括有第一腰刻面、第二腰刻面、第三腰刻面、第四腰刻面,第五腰刻面、第六腰刻面、第七腰刻面,所述第一腰刻面、第二腰刻面、第三腰刻面、第四腰刻面,第五腰刻面的一侧与腰部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心形面连接;且所述第一腰刻面、第二腰刻面设置于心形面上方,并相对于心形面对称;所述第三腰刻面、第四腰刻面对称的设置于心形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五腰刻面连接于心形面的底部,且所述第五腰刻面相对心形面对称;所述第六腰刻面、第七腰刻面对称设置于心形面的上部并与所述腰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腰刻面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腰刻面与所述第四副刻面连接;所述第二腰刻面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腰刻面与所述第六副刻面连接;所述第三腰刻面设置有六个,其中一个第三腰刻面与第七副刻面连接;所述第四腰刻面设置有六个,其中一个第四腰刻面与第九副刻面连接;所述第五腰刻面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第五腰刻面呈扇形排布,并端部汇集于心形面的底部,且其中一侧的第五腰刻面与第八副刻面连接,另一侧的第五腰刻面与第十副刻面连接;所述第六腰刻面设置于第一副刻面与第三副刻面之间,第七腰刻面设置于第二副刻面与第四副刻面之间。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腰刻面、第二腰刻面、第三腰刻面、第四腰刻面,第五腰刻面、第六腰刻面、第七腰刻面为三角形或四边形结构。

12、进一步地,所述亭部还包括有上位面,所述上位面设置于心形面的顶部,所述上位面为“蜘蛛网”状结构,所述第一主刻面、第二主刻面、第三主刻面、第一副刻面、第二副刻面、第三副刻面、第四副刻面、第五副刻面、第六副刻面、第六腰刻面、第七腰刻面的其中一侧均与上位面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上位面设置多个,多个所述上位面连接成多层圈状,且各层圈呈梯形排布。

14、进一步地,所述亭部还包括有下位面,所述下位面设置于上位面与所述心形面之间,所述呈扇形排布,且下位面的底部与心形面的上部汇集于一点,所述下位面设置有多个,其中一侧的下位面与腰部、第一腰刻面、第三腰刻面连接,另一侧的下位面与腰部、第二腰刻面、第四腰刻面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冠部包括有主台面、副台面、复数个星刻面、复数个足刻面、复数个三角刻面,所述副台面设置于主台面的正上方,所述足刻面设置于主台面、副台面的周侧,所述主台面与副台面通过星刻面连接,所述足刻面与主台面通过三角刻面连接,所述副台面、星刻面、足刻面、三角刻面均与腰部连接,且所述主台面、副台面、复数个星刻面、复数个足刻面、复数个三角刻面组合形成熊形状。

16、进一步地,所述主台面、副台面均为多边形结构。

17、进一步地,所述星刻面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星刻面相对称,且主台面、副台面、两个星刻面汇集于一点。

18、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刻面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三角刻面相交于一点并连接于主台面的左下侧,另外两个三角刻面相交于一点并连接于主台面的右下侧,且所述主台面左下侧与主台面右下侧的三角刻面相对称。

19、进一步地,所述足刻面包括有与腰部连接的第一足刻面、第二足刻面、第三足刻面、第四足刻面、第五足刻面、第六足刻面、第七足刻面,所述第一足刻面连接于副台面的正上方,第二足刻面、第三足刻面连接于副台面的侧上方并对称的设置于第一足刻面的两侧,所述第四足刻面、第五足刻面对称的链接于主台面的两侧,且第四足刻面、第五足刻面均与星刻面、三角刻面连接;所述第六足刻面、第七足刻面对称的连接于主台面的侧下方,且所述第六足刻面、第七足刻面均与三角刻面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腰部包括有多个弧形面,多个所述弧形面依次连接且首尾相连形成熊形状,且所述弧形面与所述腰刻面、足刻面相连。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当中,钻石整体为大熊形状,具有美感,克服了现有钻石形状单一的缺陷;钻石的亭部设置有心形面,可以在钻石的亭部显示,并可以通过冠部进行投影显示,提高了钻石的美感,且通过切面的设计使得钻石的火彩效果更好,满足了消费者对钻石美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包括:冠部、腰部和亭部,所述亭部通过腰部与冠部连接;所述腰部的横切面为熊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刻面设置有五个,包括有第一主刻面、第二主刻面、第三主刻面、第四主刻面、第五主刻面,所述第一主刻面设置于心形面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主刻面、第三主刻面设置于心形面的上方并对称设置于第一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四主刻面、第五主刻面设置于心形面的下方,并相对心形面对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刻面设置有十个,包括有均与腰部连接的第一副刻面、第二副刻面、第三副刻面、第四副刻面、第五副刻面、第六副刻面、第七副刻面、第八副刻面、第九副刻面、第十副刻面,所述第一副刻面、第二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一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三副刻面、第四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二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五副刻面、第六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三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七副刻面、第八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四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九副刻面、第十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五主刻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副刻面与第三副刻面连接,所述第二副刻面与第五副刻面连接,所述第四副刻面、第六副刻面、第七副刻面、第八副刻面、第九副刻面、第十副刻面均与腰刻面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刻面包括有第一腰刻面、第二腰刻面、第三腰刻面、第四腰刻面,第五腰刻面、第六腰刻面、第七腰刻面,所述第一腰刻面、第二腰刻面、第三腰刻面、第四腰刻面,第五腰刻面的一侧与腰部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心形面连接;且所述第一腰刻面、第二腰刻面设置于心形面上方,并相对于心形面对称;所述第三腰刻面、第四腰刻面对称的设置于心形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五腰刻面连接于心形面的底部,且所述第五腰刻面相对心形面对称;所述第六腰刻面、第七腰刻面对称设置于心形面的上部并与所述腰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刻面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腰刻面与所述第四副刻面连接;所述第二腰刻面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腰刻面与所述第六副刻面连接;所述第三腰刻面设置有六个,其中一个第三腰刻面与第七副刻面连接;所述第四腰刻面设置有六个,其中一个第四腰刻面与第九副刻面连接;所述第五腰刻面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第五腰刻面呈扇形排布,并端部汇集于心形面的底部,且其中一侧的第五腰刻面与第八副刻面连接,另一侧的第五腰刻面与第十副刻面连接;所述第六腰刻面设置于第一副刻面与第三副刻面之间,第七腰刻面设置于第二副刻面与第四副刻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亭部还包括有上位面,所述上位面设置于心形面的顶部,所述上位面为“蜘蛛网”状结构,所述第一主刻面、第二主刻面、第三主刻面、第一副刻面、第二副刻面、第三副刻面、第四副刻面、第五副刻面、第六副刻面、第六腰刻面、第七腰刻面的其中一侧均与上位面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面设置多个,多个所述上位面连接成多层圈状,且各层圈呈梯形排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亭部还包括有下位面,所述下位面设置于上位面与所述心形面之间,所述下位面呈扇形排布,且下位面的底部与心形面的上部汇集于一点,所述下位面设置有多个,其中一侧的下位面与腰部、第一腰刻面、第三腰刻面连接,另一侧的下位面与腰部、第二腰刻面、第四腰刻面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冠部包括有主台面、副台面、复数个星刻面、复数个足刻面、复数个三角刻面,所述副台面设置于主台面的正上方,所述足刻面设置于主台面、副台面的周侧,所述主台面与副台面通过星刻面连接,所述足刻面与主台面通过三角刻面连接,所述副台面、星刻面、足刻面、三角刻面均与腰部连接,且所述主台面、副台面、复数个星刻面、复数个足刻面、复数个三角刻面组合形成熊形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刻面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星刻面相对称,且主台面、副台面、两个星刻面汇集于一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包括:冠部、腰部和亭部,所述亭部通过腰部与冠部连接;所述腰部的横切面为熊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刻面设置有五个,包括有第一主刻面、第二主刻面、第三主刻面、第四主刻面、第五主刻面,所述第一主刻面设置于心形面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主刻面、第三主刻面设置于心形面的上方并对称设置于第一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四主刻面、第五主刻面设置于心形面的下方,并相对心形面对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刻面设置有十个,包括有均与腰部连接的第一副刻面、第二副刻面、第三副刻面、第四副刻面、第五副刻面、第六副刻面、第七副刻面、第八副刻面、第九副刻面、第十副刻面,所述第一副刻面、第二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一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三副刻面、第四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二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五副刻面、第六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三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七副刻面、第八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四主刻面的两侧,所述第九副刻面、第十副刻面分别连接于第五主刻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副刻面与第三副刻面连接,所述第二副刻面与第五副刻面连接,所述第四副刻面、第六副刻面、第七副刻面、第八副刻面、第九副刻面、第十副刻面均与腰刻面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刻面包括有第一腰刻面、第二腰刻面、第三腰刻面、第四腰刻面,第五腰刻面、第六腰刻面、第七腰刻面,所述第一腰刻面、第二腰刻面、第三腰刻面、第四腰刻面,第五腰刻面的一侧与腰部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心形面连接;且所述第一腰刻面、第二腰刻面设置于心形面上方,并相对于心形面对称;所述第三腰刻面、第四腰刻面对称的设置于心形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五腰刻面连接于心形面的底部,且所述第五腰刻面相对心形面对称;所述第六腰刻面、第七腰刻面对称设置于心形面的上部并与所述腰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对等切面的大熊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刻面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腰刻面与所述第四副刻面连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西寅珠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