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支座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抗震支座。
技术介绍
1、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的建筑物。在建筑中很多都采取了刚、柔结合等有效抗震措施,配合使用抗震支座来进行隔震。例如在专利号cn202220059704.6公开了橡胶抗震支座,其能够对主要的抗震部件抗震橡胶进行拆卸更换,但是其将抗震橡胶进行更换时,还需要配合垫板将抗震橡胶硬塞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虽然能够进行更换,但是操作十分不便,橡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将橡胶支座和垫板硬塞进去十分费力,并且方便更换橡胶支座是应对橡胶老化,但是目前起到抗震作用的支座橡胶部分和弹簧部分都裸露在外,容易受到侵蚀损害,加速了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抗震支座,以解决不便更换以及易受侵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抗震支座,包括顶板、抗震橡胶组件和底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抗震支座,包括顶板(1)、抗震橡胶组件(2)和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4),所述顶板(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环(5),所述抗震橡胶组件(2)包括上橡胶垫(201)、下橡胶垫(202)和双向丝杠(203),所述双向丝杠(2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丝头(204),所述上橡胶垫(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承接板(205),所述上承接板(20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06),所述下橡胶垫(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承接板(207),所述下承接板(20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08),所述双向丝杠(203)的顶部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抗震支座,包括顶板(1)、抗震橡胶组件(2)和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4),所述顶板(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环(5),所述抗震橡胶组件(2)包括上橡胶垫(201)、下橡胶垫(202)和双向丝杠(203),所述双向丝杠(2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丝头(204),所述上橡胶垫(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承接板(205),所述上承接板(20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06),所述下橡胶垫(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承接板(207),所述下承接板(20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08),所述双向丝杠(203)的顶部螺纹安装在第一螺纹孔(206)内,所述双向丝杠(203)的底部螺纹安装在第二螺纹孔(20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环(5)包括弧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禹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