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141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包括加载机构和驱动机构,加载机构包括第一加载臂和第二加载臂,所述第一加载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加载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加载臂和所述第二加载臂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加载臂的另一端连接至工件,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加载臂的另一端连接,使得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能够依次通过第二加载臂和第一加载臂传递至工件上,从而能够实现对工件转向负载的加载,并能够利用工件进行实车转向系统的模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转向试验,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液压加载系统为转向机构提供负载。液压加载系统通常由齿轮齿条转向器、液压缸、液压阀、液压泵站、传感器等组成。液压缸根据计算机发出的信号控制速度和力等,力传感器检测到信号与指令信号相比较,实现信号反馈,根据反馈压力控制阀油液的流量,从而控制液压缸的运动,以实现转向结构的负载加载。

2、然而,液压加载系统虽然能够为转向机构提供负载,但是难以模拟实车转向负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包括:

3、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第一加载臂和第二加载臂,所述第一加载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加载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加载臂和所述第二加载臂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加载臂的另一端连接至工件;

4、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加载臂的另一端连接。

5、可选地,所述第一加载臂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臂(21)与所述第二加载臂(22)的铰接处、所述第二加载臂(22)与所述驱动机构(3)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一加载臂(21)与工件(1)的连接处位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机构(2)还包括旋转轴(23),所述第一加载臂(21)与所述第二加载臂(22)从两侧连接至所述旋转轴(23)以形成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臂(21)、所述旋转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臂(21)与所述第二加载臂(22)的铰接处、所述第二加载臂(22)与所述驱动机构(3)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一加载臂(21)与工件(1)的连接处位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机构(2)还包括旋转轴(23),所述第一加载臂(21)与所述第二加载臂(22)从两侧连接至所述旋转轴(23)以形成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臂(21)、所述旋转轴(23)与所述第二加载臂(22)共同形成z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臂(21)呈l型,所述第一加载臂(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轴(23)和工件(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臂(21)的结构和所述第二加载臂(22)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向负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加载机构(2)还包括底座(24)、固定板(25)和支柱(26),所述底座(24)设置于所述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光展孙礼刘孝伟韩文彬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