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背型鲫鱼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05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利用雌核发育效应培育高背型鲫鱼。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与普通异源四倍体鲫鲤交配,产生的部分高背型改良四倍体鲫鲤个体通过自交出现三种类型的二倍体后代,这三种类型的二倍体鱼经二次自交培育出性状优良且稳定的高背型鲫鱼群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培育了性状优良且稳定的高背型鲫鱼群体,而且他们的形成在生物进化和鱼类遗传育种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雌核发育和鱼类远缘杂交技术,具体涉及利用鱼类雌核发育效应培育高背型鲫鱼。
技术介绍
人工雌核发育是鱼类育种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即用遗传失活的精子去激活成熟卵子发育,精子入卵后不形成雄核与卵核融合,只起激活卵子开始发育的作用。鱼类雌核发育技术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如在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快速增加品种的遗传同质性和提纯复壮、品种的单性养殖、品种的遗传改良等方面都展示出重要的作用。经研究发现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的抗病能力、抗逆性均比异源四倍体鲫鲤要强,且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另外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他们能够产生大量的二倍体卵子。因此能否通过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来获得改良四倍体鱼以及研究改良四倍体鱼自交产生的后代的生物学性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利用雌核发育效应培育性状优良的高背型鲫鱼。 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高背型鲫鱼的培育方法是利用雌核发育效应,将异源四倍体鲫鲤与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进行交配,产生的部分高背型改良四倍体个体在自交后出现三种类型的二倍体鱼,这三种类型的二倍体鱼经二次自交培育出高背型、性状优良且稳定的高背型鲫鱼群体。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二倍体高背型鲫鱼的形成示意图。 图2为普通红鲫与高背型鲫鱼外形图。 (a)普通红鲫外形;(b)高背型红鲫外形;(c)高背型花鲫外形;(d)高背型青鲫外形。 图3为高背型鲫鱼染色体结构图。 (a)高背型红鲫染色体(2n=100);(b)高背型青鲫染色体(2n=100);(c)高背型花鲫染色体(2n=100) 图4为高背型鲫鱼性腺结构图。 (a)高背型红鲫卵巢结构;(b)高背型红鲫精巢结构 利用雌核发育获得的任一代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G)与异源四倍体鲫鲤交配获得一种改良四倍体鲫鲤(G×AT),将改良四倍体鲫鲤产生的部分高背型个体进行自交,形成三种不同类型的二倍体鱼,各种二倍体鱼分别自交二次,可形成高背型的后代个体,其中高背型单尾红鲫通过自交形成高背型红鲫、高背型青鲫、高背型花鲫三种类型的鲫鱼。 将鱼类远缘杂交技术和雌核发育效应方法结合在一起来改良鱼类性状是一个重大技术突破。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协作单位合作,经过十多年研究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两性可育、遗传性状稳定的异源四倍体鲫鲤(AT)(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湘江野鲤Cyprinus carp( ))。雌、雄异源四倍体鲫鲤(AT)能分别稳定产生二倍体卵子和二倍体精子,取2~3龄雌性AT,经人工催产获得成熟卵子;同时催产雄性性成熟的散鳞镜鲤,精液用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收集,精液与Hank氏液以1∶4的比例稀释,平铺成厚度不超过2mm的混合精液。雌性异源四倍体鲫鲤产生的二倍体卵子具有两套染色体,他们在没有染色体加倍处理的情况下,经紫外线灭活的散鳞镜鲤精子激活发育为全雌的二倍体雌核发育第一代(G1)。精子的紫外线灭活采用两支15w的紫外灯管,精液液面与灯管的垂直距离为10cm,照射时间为28-30min。G1产生三种不同大小的卵子,其中直径为0.17的卵子比例占93.33%,其直径大小与异源四倍体鲫鲤产生的二倍体卵子的直径一致,这就是G1的二倍体卵子。G1经过两年达到性成熟经人工催产产生成熟卵子,这种卵子在经紫外线灭活的散鳞镜鲤精子激活作用下发育成雌核发育鲫鲤第二代(G2)。利用同样的方法可获得G3、G4......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群体。经对比养殖实验发现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的抗病能力、抗逆性均比异源四倍体鲫鲤要强,且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因此申请人利用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来改良四倍体鱼的性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 高背型鲫鱼的培育。 在繁殖季节,选取性状优良、两龄以上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每公斤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液HCG600国际单位+LRH-A20微克。选择雄性异源四倍体鲫鲤为父本注射剂量减半。注射时采用胸鳍基部凹陷无鳞处倾斜45°胸腔注射法。一次性注射或分2次注射均可,一般采用2次注射,第一针剂量为总剂量的1/5,第2针注射余量,两针间隔时间为10小时左右。父母本放入同一产卵池,池内吊一张网片,便于观察亲鱼是否产卵。一般在第二针注射后10小时左右为药物效应时间亲鱼开始产卵,应提前注意观察亲鱼活动情况。一旦发现鱼巢网片有少量卵粒,说明已开始产卵,立即拉网检查,把成熟的母本(轻压鱼腹部,有卵源源流出)选出,同时选出相应的父本,采用人工干法授精。 高背型鲫鱼的培育过程见图1。异源四倍体鲫鲤(AT)与雌核发育二倍体(G)经人工干法授精得到了一种改良四倍体(G×AT)。养殖实验结果显示G×AT比同期饲养的异源四倍体鲫鲤生长速度快12.7%。其中大部分的改良四倍体鲫鲤与普通四倍体鲫鲤体型相似,自交后产生的后代体形和体色也保持一致,但是有部分的改良四倍体鲫鲤体形为高背型,体高/体长值达到0.48(一般普通四倍体鲫鲤和大部分改良四倍体鲫鲤的体高/体长比值只有0.36)。用这种高背型的雌性四倍体鲫鲤与高倍型雄性四倍体鲫鲤自交,产生三种类型二倍体后代1)高背型单尾红鲫;2)高背型双尾金鲫;3)高背型青灰色鲤鱼。其中高背型单尾红鲫的体高/体长的比值达到0.54,明显高于普通红鲫的体高/体长比值(约0.41)。用高背型红鲫自交,后代不仅保持高背特性而且产生三种体色-高背型红鲫、高背型花鲫和高背型青鲫(2n=100),此类鲫鱼与自然界中的鲫鱼在体型上有明显差异(见图2)。高背型双尾金鲫与高背型青灰色鲤鱼的自交后代也同样保持亲本高背这一特性,得到高背型双尾金鲫与高背型青灰色鲤鱼。高背型红鲫自交后代分别为高背型红鲫、高背型花鲫和高背型青鲫;高背型花鲫自交后代分别为高背型花鲫和高背型青鲫;高背型青鲫自交后代分化存在高背型青鲫和高背型红鲫。 从图2并结合表1、表2可知高背型鲫鱼与普通红鲫在磷式、鳍条数等可数性状方面无多大差异。而在一些可量性状的比例方面,高背型鲫鱼有着明显优势。如普通红鲫体长/全长为0.77,改良鲫鱼体长/全长为0.82,高背型鲫鱼与普通红鲫相比具有体长、尾短特征,普通红鲫体高/体长为0.41,高背型鲫鱼体高/体长为0.53,高背型鲫鱼与普通红鲫相比体高的优势明显。高背型鲫鱼体高、头小、尾短的特征是鱼类改良所追求的目标。 表1不同类型鱼的可比例性状 表2不同类型鱼的可数性状 注III代表硬鳍条的数目 经研究得知高背型鲫鱼的染色体数目与普通红鲫的一致都为2n=100(图3)。 三种高背型鲫鱼性腺发育基本同步,从图4可看到高背型红鲫性腺的结构。图4(a)为III期卵巢,其中卵母细胞发育正常。图4(b)为IV期精巢,其中已经产生成熟精子,对高背型红鲫雌、雄两性性腺石蜡切片观察高背型红鲫两性生殖腺能正常发育,形成两性配子。说明这种高背型二倍体鲫鱼能够代代相传,形成一个遗传性状稳定的新种群。 申请人:经过10多年的研究,在14代普通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F3-F16)中都没有发现其后代出现分离现象,部分高背型改良四倍体鲫鲤自交后代中出现三种类型鱼的分离现象,说明雌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背型鲫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雌核发育效应,将异源四倍体鲫鲤与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进行交配,产生的部分高背型改良四倍体个体在自交后出现三种类型的二倍体鱼,这三种类型的二倍体鱼经二次自交培育出高背型、性状优良且稳定的高背型鲫鱼群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背型鲫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雌核发育效应,将异源四倍体鲫鲤与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进行交配,产生的部分高背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军刘筠罗凯坤王静覃钦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