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0492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 1,将硅片进行双面抛光;S2,沉积隧穿层和多晶硅层;S3,形成BSG层或PSG层;S4,去除硅片正面BSG层或PSG层;S5,沉积氧化硅层和多晶硅层;S6,形成PSG层或BSG层;S7,激光去除正面非接触区域的PSG层或BSG层;S8,去除硅片背面PSG层或BSG层,对正面非接触区表面进行制绒,最后去除正背面的BSG层或PSG层;S9,沉积氧化铝钝化膜;S 10,沉积背面钝化减反膜;S 11,沉积正面钝化减反膜;S 12,丝网印刷,制备电极,并进行烧结和测试分选;本申请保证了硅片正面隧穿层的质量,减少了正面掺杂多晶硅的寄生光吸收,提供了良好的钝化效果,降低了正面接触的金属复合,提高了TOPCon电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电池制造,具体涉及一种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晶硅太阳电池是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微电子器件,而要保证足够的转化效率,就必须保证电池吸收足够多的光子,产生光生载流子,并且尽可能提升少数载流子(少子)寿命,即提升电池钝化性能。

2、为此,领域内从业人员研发了不同的电池结构,以尽可能的提升电池钝化能力;topcon(tunne l ox i de pas s i vat ed cont act)技术是一种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超薄隧穿氧化层(s i ox)并在其表面生长重掺杂的多晶硅层(poly-s i),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不导电但是极薄的隧穿氧化层可以使高浓度的多数载流子(多子)以量子隧穿的形式通过,但是会阻挡少子;重掺杂的多晶硅层可以改变硅的能带位置,使其变为p型/n型半导体,阻挡电子/空穴靠近;因此,topcon电池拥有高的钝化能力、转化效率,这也使得topcon电池成为大规模量产的首选。

3、目前,topcon电池仅是在背表面制备,正面金属浆料直接接触到硅片,导致了严重的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硅片选用N型硅片,并采用湿法槽式机进行双面抛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采用LPCVD单插的加工方式,将温度控制在510-650℃,工艺时间控制在200-250min,氧气流量控制在30000-40000s ccm,SiH4流量控制在100-1500s ccm的工艺条件下,在硅片双面沉积1-3nm的隧穿层和100-220nm的多晶硅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硅片选用n型硅片,并采用湿法槽式机进行双面抛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采用lpcvd单插的加工方式,将温度控制在510-650℃,工艺时间控制在200-250min,氧气流量控制在30000-40000s ccm,sih4流量控制在100-1500s ccm的工艺条件下,在硅片双面沉积1-3nm的隧穿层和100-220nm的多晶硅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当硅片为背结结构时,在硅片表面进行硼扩散形成bsg层;当硅片为正结结构时,在硅片表面进行磷扩散形成psg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采用湿法链式机,其中hf溶液浓度为30-50%,去除硅片正面的bsg层或psg层,然后在槽式机台的naoh溶液中进行正面抛光,保留硅片背面的隧穿层和多晶硅层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正面局部绒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采用lpcvd单插的加工方式,将温度控制在500-650℃,工艺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梓祺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