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轨道检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钢轨全截面缺陷检测的压电换能器检测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1、铁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铁路运输产业的发展,钢轨检测与铁路运输安全密切相关,变得越来越重要。钢轨的寿命受横向裂纹等缺陷影响,这些缺陷主要分布在钢轨轨底。我国目前常用的轨道检测方法为探伤车和人工巡检,但这种逐点扫查的方式效率不高,且会影响火车班次安排。相比之下,导波具有传播距离远、对缺陷敏感的优点,可以实现对钢轨轨底的高效检测。综合考虑铁路运输和钢轨情况,对压电结构提出了一定要求:高集成化、固定可靠以及装拆方便。
2、现有技术中,对超声导波检测钢轨缺陷的研究较少。申请号为cn201211021864.8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长距离探测钢轨轨底缺陷的超声导波装置”,采用四个压电换能器通过产生弯曲模态的导波进行钢轨轨底缺陷检测。但是它的安装过程耗时大,换能器需要耦合,效率较低且不能实现长时间检测。申请号为cn202211433354.x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钢轨电磁超声波探伤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轨全截面缺陷检测的压电换能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电换能器(1)、第二压电换能器(2)、第三压电换能器(3)、第四压电换能器(4)、第五压电换能器(5)、第六压电换能器(6)、第七压电换能器(7)、第八压电换能器(8)、第九压电换能器(9),钢轨(10)包括轨头(11)、轨腰(12)和轨底(13),所述轨底(13)根据声场能量聚集情况划分为沿所述钢轨(10)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短肢侧区域(14)、轨腰下方区域(15)、长肢侧中间区域(16)和长肢侧外侧区域(17),所述第一压电换能器(1)安装于所述短肢侧区域(14),所述第二压电换能器(2)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轨全截面缺陷检测的压电换能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电换能器(1)、第二压电换能器(2)、第三压电换能器(3)、第四压电换能器(4)、第五压电换能器(5)、第六压电换能器(6)、第七压电换能器(7)、第八压电换能器(8)、第九压电换能器(9),钢轨(10)包括轨头(11)、轨腰(12)和轨底(13),所述轨底(13)根据声场能量聚集情况划分为沿所述钢轨(10)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短肢侧区域(14)、轨腰下方区域(15)、长肢侧中间区域(16)和长肢侧外侧区域(17),所述第一压电换能器(1)安装于所述短肢侧区域(14),所述第二压电换能器(2)安装于所述轨腰下方区域(15),所述第三压电换能器(3)安装于所述长肢侧中间区域(16),所述第四压电换能器(4)安装于所述长肢侧外侧区域(17),所述第五压电换能器(5)和所述第九压电换能器(9)对称分布在所述轨腰(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六压电换能器(6)和所述第八压电换能器(8)对称分布在所述轨头(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七压电换能器(7)安装在所述轨头(11)的踏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换能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压电换能器均垂直于其所在区域的钢轨(10)的安装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换能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换能器(1)、第二压电换能器(2)、第三压电换能器(3)、第四压电换能器(4)、第五压电换能器(5)、第六压电换能器(6)、第七压电换能器(7)、第八压电换能器(8)、第九压电换能器(9)采用夹心式结构,并安装在所述钢轨(10)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换能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压电换能器(6)设置在所述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坡,刘光孟,倪一,王树国,李乃峥,孙陶陶,谢艳霞,张拢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