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网,尤其是一种能够用于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适应性拟合、数据仿真模拟和承载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多重约束数据模型的可拓展数据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光伏接入配电网优化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提高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在规划光伏电源的接入时,应根据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和负荷需求,合理选择光伏电源的接入位置和容量,避免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等问题。一般而言,光伏接入配电网及其优化按照流程顺序来看,其节点流程如附图1所示。
2、在我国当前的电力系统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和机遇;与此同时,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集成对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科研界以及电网系统均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总体而言,现有技术中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数据处理通常采用静态或半静态的数据模型,这些模型往往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电网条件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性。
3、在上述技术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课题研究基于电网内部需求以及外部的系统开发厂家及
...【技术保护点】
1.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承载式多重约束数据结构,用于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适应性拟合、数据仿真模拟或其他数据优化作业,尤其用于承载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多重约束数据模型及其优化;其特征在于:此数据结构首先基于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关联参数设计具有基础承载架构的N-L-G数据结构模型作为非限制性基础数据结构,N-L-G作为基础,而非限制性结构设计为:面向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约束和优化而通过一至多条数据延伸路径进行基础数据结构的延展,所述延展可选的包括数据要素延展、数据关系延展、数据算法延展及其他延展。
2.所述数据延伸路径至少包含如下数据延伸路径:①在基础承载架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承载式多重约束数据结构,用于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适应性拟合、数据仿真模拟或其他数据优化作业,尤其用于承载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多重约束数据模型及其优化;其特征在于:此数据结构首先基于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关联参数设计具有基础承载架构的n-l-g数据结构模型作为非限制性基础数据结构,n-l-g作为基础,而非限制性结构设计为:面向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约束和优化而通过一至多条数据延伸路径进行基础数据结构的延展,所述延展可选的包括数据要素延展、数据关系延展、数据算法延展及其他延展。
2.所述数据延伸路径至少包含如下数据延伸路径:①在基础承载架构上进行数据关系的非限制设计;②在基础数据结构上进行数据维度的拓展;其中,①-①数据关系的非限制设计链接于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的数据约束和优化;其中,数据维度的拓展包括:②-①基于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约束和优化的独立数据需求进行拓展;②-②数据维度的拓展基于数据关系设计和构建的需要进行拓展。
3.在上述非限制性架构下,并基于数据延伸路径的设计结构,n-l-g数据结构模型构建为如下递进化架构:初始化结构和进化空间;其中,初始化结构设计为通过数据实体及其等价属性集构建,初始化结构在进化空间中进行拓展,进化空间构建为分布式光伏协配入网拟合的具体约束条件及其数据模型的并集。
4.n-l-g数据结构模型中数据实体的表征结构和表征结构的数据逻辑关系设计为:数据实体等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琪,杨华,郭瑞祥,李森,王静,任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