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3873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包括:S1,获取双源血管图像,分别为来自于通过点光源提供光照后由摄像机拍摄获取的第一血管图像和通过超声获取的第二血管图像;S2,基于随机游走算法作为初始分割处理器,对第一血管图像进行分割,获得初始血管轮廓;初始血管轮廓将作为第一血管图像和第二血管图像的前景种子点所在区域,并且用于在第二血管图像的形状束缚能量函数中以束缚血管的形状和位置;S3,基于图割形变模型,通过建图求解能量函数的最小值,从而在第一血管图像和第二血管图像上分别获得第一血管轮廓和第二血管轮廓;S4,基于水平集算法校验第一血管轮廓和第二血管轮廓,获得血管精确定位。还公开了对应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仪器、静脉穿刺以及血管管径测量优化,尤其涉及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支持疗法,支持疗法包括根据氧饱和度变化进行氧疗,根据呼吸困难程度和胸部影像情况,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氧饱和度需要通过动脉血抽取化验后得到,而糖皮质激素大部分需要静脉穿刺输液。能否快速准确地实施静脉穿刺和动脉血抽取直接关系到治疗、抢救效果。不同人及不同身体状态下静脉和动脉血管均存在差异,特别是肥胖患者、儿童、老人、失血或体液损失过多血压下降等情况下的患者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目前,静脉穿刺和动脉血抽取在临床上主要靠人工操作,能否穿刺成功完全依靠医护人员的经验,穿刺成功率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医护人员个人状态的干扰,具有丰富穿刺经验的医护人员也比较短缺。穿刺失败给患者带来痛苦,且延误救治速度,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并容易造成治疗环境的污染。与人工操作相比,自动化医疗设备具有重复性好,精度高的优点,因此亟需一款能自动实施静脉穿刺和动脉血抽取的医疗仪器,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低医护人员在特殊情况下的工作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能量函数包含数据项能量函数和平滑项能量函数;其中,数据项能量函数由基于SUV值的代价函数,区域增强函数和单调下降函数组成;基于SUV值的代价函数Ru(fu)是根据第一图像中的像素点亮度的分布来设计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能量函数包含数据项能量函数和平滑项能量函数;其中,数据项能量函数由基于suv值的代价函数,区域增强函数和单调下降函数组成;基于suv值的代价函数ru(fu)是根据第一图像中的像素点亮度的分布来设计的,区域增强函数fu(fu)利用第一图像的梯度特征,单调下降代价函数du(fu)利用了血管的单调下降特性;所述平滑项能量函数用边界代价来表示;所述第一图像能量函数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随机游走和图割形变模型的血管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能量函数由数据项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腾宇杨滢仲遴予
申请(专利权)人:梦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