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性Y8型碳吸附剂的CO2减排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3860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先进环保产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改性Y8型碳吸附剂的CO2减排系统及方法,由CO2吸脱附模块、电加热模块、胺处理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四个部分组成;CO2吸脱附模块用于进行CO2吸脱附,外层结构包括外壳和气体腔室,内层结构为蜂窝状多孔结构吸附材料,外壳结构为圆筒形,采用一体式单壳设计,由外围保温材料组成;电加热模块由电加热丝、热电偶组成,热电偶伸入碳吸附单元内,能够实时监测吸附单元温度;胺处理模块由高效胺吸附剂和胺浓度检测仪组成,设置在CO2吸脱附模块前后;智能控制模块通过对CO2吸脱附工作模式的切换、电加热丝功率的匹配、氨吸附的监测,实现对系统的中枢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先进环保产业,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改性y8型碳吸附剂的co2减排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基于旺盛的居民机动化出行需求,汽车产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这将进一步增加汽车产业碳减排的压力,汽车节能减排无疑已成为打响蓝天保卫战的关键措施之一。为实现低碳经济目标,汽车产业链需要全面加速低碳转型,实现从材料生产、车辆制造到汽车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现阶段仍需汽车节能减排新思路以缓解汽车所带来的减排压力。

2、目前车辆内部气体的循环方式主要分为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在空调运行状态下,外循环利用风机将车外的空气抽吸至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压缩机持续工作,源源不断地消耗能量将室外空气压缩至设定温度。该方式因保持内外空气对流导致能耗较高。而内循环方式关闭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形成车辆内部的闭环气流循环,但长时间密闭的环境会导致车内co2浓度迅速升高。

3、目前,要实现车内"冬暖夏凉"的同时保证空气质量,通常只能采用外循环换气或内外循环交替换气,产生能源浪费。有没有一种既能延长内循环时间、减少外循环次数,又能维持车内c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改性Y8型碳吸附剂的CO2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由CO2吸脱附模块、电加热模块、胺处理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四个部分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Y8型碳吸附剂的CO2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CO2吸脱附模块壳体采用了底部直径100mm、高度140mm的设计,吸附工况下,改性Y8型碳吸附剂通过化学吸附,选择性吸收CO2;脱附工况下,通过热电偶加热,经由电加热丝将热量传递至改性胺类功能化材料,开始高效脱附;壳体外部包裹有一层硅酸铝纤维毡保温材料,降低罐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散热速率。系统体积较小,自身安装环境要求较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Y8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改性y8型碳吸附剂的co2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由co2吸脱附模块、电加热模块、胺处理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四个部分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y8型碳吸附剂的co2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co2吸脱附模块壳体采用了底部直径100mm、高度140mm的设计,吸附工况下,改性y8型碳吸附剂通过化学吸附,选择性吸收co2;脱附工况下,通过热电偶加热,经由电加热丝将热量传递至改性胺类功能化材料,开始高效脱附;壳体外部包裹有一层硅酸铝纤维毡保温材料,降低罐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散热速率。系统体积较小,自身安装环境要求较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y8型碳吸附剂的co2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加热模块脱附时,车辆发动机余热被引入至碳吸附单元中,在余热加热功率不足以使碳吸附材料达到脱附温度时,电加热丝运行,实现快速升温脱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y8型碳吸附剂的co2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胺处理模块中用于吸附co2的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贲杨武黄长虹郭峻豪陶俊宸王仪凡王均树罗淦黄子涵余文涛毛晨阳邓羽加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