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琳专利>正文

毒蜂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845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毒蜂诱杀装置,包含有推板(1)、螺纹轴(2)、外板(4)、内板(5)、外壳(6)、封板(7)、网袋(8)和诱饵箱(9);外板(4)和内板(5)设置有对齐的通孔,外板(4)设置为与内板(5)铰接,在外壳(6)的一端的一段部位上设置有凸槽(61),外板(4)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并外壳(6)的凸槽(61)设置在外板(4)的凹槽中,推板(1)设置在开口槽中,推板(1)的一端设置为与螺纹轴(2)螺纹联接,推板(1)的另一端设置为与外板(4)铰接,在外壳(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密封联接的诱饵箱(9),在诱饵箱(9)的内侧的外壳(6)的下侧面上设置有封板(7),封板(7)的下侧设置有与外壳(6)可拆卸式联接的网袋(8),封板(7)在外壳(6)腔体中的侧面上设置有斜形块。因此消除毒蜂的效果更好,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毒蜂诱杀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应于野外的毒蜂诱杀装置。二
技术介绍
毒蜂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很大的危害,对人及其它畜牲会进行主动攻击,从而影响 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毒蜂进行扑杀是十分重要的,在现有的毒蜂诱杀装置中,大都是采 取化学扑杀,污染环境,而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扑杀,由于毒蜂的生活习性,只能扑杀聚集在 毒蜂诱杀装置中的毒蜂,不能把其它毒蜂不断地引入到诱杀装置中,扑杀效果不好。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毒蜂诱杀装置,消除毒蜂的效 果更好,不污染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推板、螺纹轴、连接杆、外板、内板、外壳、封板、网袋、诱饵箱和附着皮;外壳设置有圆形腔体,外板和内板设置有对齐的通孔,外板和内板设置在外壳的腔体中,外板设置为与内板铰接,在外壳的一端的一段部位上设置有凸槽,外板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并外壳的凸槽设置在外板的凹槽中,外壳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开口槽并推板设置在开口槽中,推板的一端设置为与螺纹轴螺纹联接,推板的另一端设置为与外板铰接,在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密封联接的诱饵箱,在诱饵箱的内侧的外壳的下侧面上设置有封板,封板的下侧设置有与外壳可拆卸式联接的网袋,诱饵箱设置有腔体并其在外壳腔体中的边面上设置有小孔,封板在外壳腔体中的侧面上设置有斜形块,内板的下端面的内侧设置有斜形面,螺纹轴设置为与电机输出端联接。 在诱饵箱中放入毒蜂的诱饵,毒蜂通过外板和内板的通孔进入到外壳腔体中,启动电机使螺纹轴转动,带动推板移动,推动外板和内板向内移动,在凸槽作用下,使外板转动一个角度,而使外板和内板的通孔不再连通,内板向内移动与诱饵箱相互挤压把毒蜂挤压死亡,同时内板作用在封板的斜形块上,开启一个开口,把毒蜂漏到网袋中,同时电机反方向转动,带动外板和内板向外移动,在凸槽作用下,使外板反方向转动一个角度,使外板和内板的通孔再对齐;由于使用了外板和内板对毒蜂进行机械式的消灭,毒蜂在死亡时会 发出信号,吸引更多的毒蜂,因此消除毒蜂的效果更好,不污染环境。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推板的另一端的侧面上设置有凸缘并设置在与其对应的外板的圆 形滑槽中。方便了外板的转动。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连接杆;外板和内板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圆形滑槽并 设置为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缘并分别设置在外板和内板的 圆形滑槽中。方便外板和内板的通孔对齐。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 ,还包含有附着皮;附着皮设置在诱饵箱在外壳腔体中的边面上。更 利于毒蜂的集聚。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推板1、螺纹轴 2、连接杆3、外板4、内板5、外壳6、封板7、网袋8、诱饵箱9和附着皮10 ;外壳6设置有圆 形腔体,外板4和内板5设置有对齐的通孔,外板4和内板5设置在外壳6的腔体中,外板4 和内板5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圆形滑槽并设置为通过连接杆3连接在一起,连接杆3的 两端分别设置有凸缘并分别设置在外板4和内板5的圆形滑槽中,在外壳6的一端的一段 部位上设置有凸槽61,外板4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并外壳6的凸槽61设置在外板4的凹 槽中,外壳6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开口槽并推板1设置在开口槽中,推板1的一端设置为与螺 纹轴2螺纹联接,推板1的另一端的侧面上设置有凸缘并设置在与其对应的外板4的圆形 滑槽中,在外壳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密封联接的诱饵箱9,在诱饵箱9的内侧的外壳6的 下侧面上设置有封板7,封板7的下侧设置有与外壳6可拆卸式联接的网袋8,附着皮10设 置在诱饵箱9在外壳6腔体中的边面上,诱饵箱9设置有腔体并其在外壳6腔体中的边面 上设置有小孔,封板7在外壳6腔体中的侧面上设置有斜形块,内板5的下端面的内侧设置 有斜形面,螺纹轴2设置为与电机输出端联接。在本实施例中,附着皮10设置为鸡皮。 在诱饵箱9中放入毒蜂的诱饵,毒蜂通过外板4和内板5的通孔进入到外壳6腔 体中,启动电机使螺纹轴2转动,带动推板1移动,推动外板4和内板5向内移动,在凸槽61 作用下,使外板4转动一个角度,而使外板4禾P内板5的通孔不再连通,内板5向内移动与 诱饵箱9相互挤压把毒蜂挤压死亡,同时内板5作用在封板7的斜形块上,开启一个开口, 把毒蜂漏到网袋8中,同时电机反方向转动,带动外板4和内板5向外移动,在凸槽61作用 下,使外板4反方向转动一个角度,使外板4和内板5的通孔再对齐。 在使用本实施时,由于设计了推板1与外板4铰接;方便了推板1对外板4的推 动,方便了外板4的转动。由于设计了连接杆3 ;使外板4和内板5之间相互转动,方便外 板4和内板5的通孔对齐。由于设计了附着皮10 ;使毒蜂更容易附着在诱饵箱9上,更利 于毒蜂的集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毒蜂诱杀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推板(1)、螺纹轴(2)、外板(4)、内板(5)、外壳(6)、封板(7)、网袋(8)和诱饵箱(9);外壳(6)设置有圆形腔体,外板(4)和内板(5)设置有对齐的通孔,外板(4)和内板(5)设置在外壳(6)的腔体中,外板(4)设置为与内板(5)铰接,在外壳(6)的一端的一段部位上设置有凸槽(61),外板(4)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并外壳(6)的凸槽(61)设置在外板(4)的凹槽中,外壳(6)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开口槽并推板(1)设置在开口槽中,推板(1)的一端设置为与螺纹轴(2)螺纹联接,推板(1)的另一端设置为与外板(4)铰接,在外壳(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密封联接的诱饵箱(9),在诱饵箱(9)的内侧的外壳(6)的下侧面上设置有封板(7),封板(7)的下侧设置有与外壳(6)可拆卸式联接的网袋(8),诱饵箱(9)设置有腔体并其在外壳(6)腔体中的边面上设置有小孔,封板(7)在外壳(6)腔体中的侧面上设置有斜形块,内板(5)的下端面的内侧设置有斜形面,螺纹轴(2)设置为与电机输出端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毒蜂诱杀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推板(1)、螺纹轴(2)、外板(4)、内板(5)、外壳(6)、封板(7)、网袋(8)和诱饵箱(9);外壳(6)设置有圆形腔体,外板(4)和内板(5)设置有对齐的通孔,外板(4)和内板(5)设置在外壳(6)的腔体中,外板(4)设置为与内板(5)铰接,在外壳(6)的一端的一段部位上设置有凸槽(61),外板(4)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并外壳(6)的凸槽(61)设置在外板(4)的凹槽中,外壳(6)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开口槽并推板(1)设置在开口槽中,推板(1)的一端设置为与螺纹轴(2)螺纹联接,推板(1)的另一端设置为与外板(4)铰接,在外壳(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密封联接的诱饵箱(9),在诱饵箱(9)的内侧的外壳(6)的下侧面上设置有封板(7),封板(7)的下侧设置有与外壳(6)可拆卸式联接的网袋(8),诱饵箱(9)设置有腔体并其在外壳(6)腔体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进超
申请(专利权)人:张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