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起重机及扫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845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起重机及扫描方法,属于干散货船装卸技术领域。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包括移动机体、转动动力源、转动架和探测杆;所述转动动力源的壳体悬挂于所述移动机体的底部,所述转动动力源的转动轴朝向下方,所述转动架悬挂于所述转动动力源的转动轴并随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探测杆的背面悬挂于所述转动架的下部;所述探测杆的正面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测量所述探测杆正对方向阻挡物的距离。货船装卸货用起重机搭配本扫描机器人后,结合本扫描方法,能够为起重机操作人员提供舱内视野,确保货船装卸货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干散货船装卸,特别是涉及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起重机及扫描方法


技术介绍

1、干散货船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无包装的大宗货物的船舶,这些货物通常是散装形式,如煤炭、铁矿石、谷物、化肥、水泥等。这类船舶的设计特点使其能够高效地运输大量散装货物,而不需要对货物进行包装或装箱。

2、干散货船的货舱一般设计得很大,以便容纳大量散装货物。货舱内没有隔间或包装限制,货物可以直接倾倒和堆放。为了高效地装卸货物,干散货船通常配备有专门的装卸设备,如抓斗起重机、传送带等。这些设备可以从船舱顶部或侧面进行作业,将货物快速装入或卸出。

3、干散货船的货舱一般设计为从船甲板下凹到船体内部的空间,通过抓斗起重机下放抓斗到货舱中进行装卸货。但是该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货舱和抓斗都较大,装卸货时,为保障人员安全,人员应避免进入货舱内,由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在外部控制抓斗抓取货物,因而操作人员的视野受限,难以全面观察到舱内情况,可能无法准确操作起重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30)为多个,直线阵列安装于所述探测杆(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30)为一个,且滑动安装于所述探测杆(3)的安装槽(31)中,所述安装槽(31)的两端设置有卷绕电机(32),两个所述卷绕电机(32)均通过拉绳(33)与所述距离传感器(30)连接,所述卷绕电机(32)拉动拉绳(33)调节所述距离传感器(30)的滑动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30)为多个,直线阵列安装于所述探测杆(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30)为一个,且滑动安装于所述探测杆(3)的安装槽(31)中,所述安装槽(31)的两端设置有卷绕电机(32),两个所述卷绕电机(32)均通过拉绳(33)与所述距离传感器(30)连接,所述卷绕电机(32)拉动拉绳(33)调节所述距离传感器(30)的滑动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7)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动力源的转动轴(21)上,且相互间的轴线水平,转动角度控制机构包括:支架和伸缩缸(5),所述支架为两个杆件形成的“v”形结构,所述支架包括一个尖端(40)和两个开口端(41),其中一个所述开口端(41)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动力源的壳体(20)上,另一个所述开口端(41)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动力源的转动轴(21)上,所述尖端(40)朝向外侧,所述伸缩缸(5)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尖端(40)和转动架(7),所述伸缩缸(5)的伸缩量控制所述转动架(7)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船装卸货用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次级杆(36),所述第一次级杆(36)伸缩设置于所述探测杆(3)的端侧腔体组(35)中,初始时,所述第一次级杆(36)的主体收纳于所述端侧腔体组(35)内;工作时,所述第一次级杆(36)从所述端侧腔体组(35)伸出,所述第一次级杆(36)上设置有感应器,且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钢谢春虎张涛刘兆阳范江山秦龙李鑫辛华魏子钦赵英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