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车辆结构设计与仿真,尤其涉及一种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硬连接副车架一般用于搭配独立式前悬架的乘用车中,搭配悬架起到载荷传递、隔绝振动、过滤噪声的作用,并与地板、防撞梁及车身其它结构配合形成载荷传递路径,在车辆正碰、侧碰等条件下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行业中通用cae方法校核副车架结构强度,传统的方法是基于零部件分解载荷的单件cae方法,其中硬连接结构一般采用惯性释放或刚性约束处理。惯性释放方法需要硬连接位置的准确载荷,而准确载荷依赖于连接点的准确刚度;刚性约束方法则不能体现硬连接位置的局部刚度;这两种方法均模型中均不能正确体现硬连接位置处车身的局部刚度,即车身刚度对变形的贡献不准确导致副车架cae分析误差。因此有必要定义副车架的cae分析方法,实现高精度的副车架结构强度分析。
2、针对于车身硬连接的副车架结构,传统的仿真方法在模型精度、加载精度、评价维度方面均不能支撑精细化结构强度设计开发。因此,本公开构建一种针对硬连接副车架的高精度结构强度仿真及优化方法,并在此方法基础上进行副车架强度设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连接副车架结构强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小一,王涛,李继川,王旭,朱波,李刚,佟凯旋,常海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