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刀料棒的自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811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0
本技术属于铣刀加工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棒料裸露在外界,很容易使细小颗粒状的切屑粘附在其表面,使棒料的装夹出现偏差,影响铣刀的加工精度,而提出的一种铣刀料棒的自动上料机构。其包括螺旋转盘,螺旋转盘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槽,螺旋转盘的底端转动安装有驱动盘,驱动盘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本技术通过驱动机构使驱动盘将铣刀棒料从螺旋槽的出料端进入到传送槽的内部,再通过传送辊进行传料,可以使铣刀棒料一直处于内部环境,避免外界加工铣刀产生的细小颗粒状切屑,粘附在铣刀棒料的表面,确保了后续铣刀棒料的装夹不会受影响,保证了铣刀加工精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铣刀加工,尤其涉及一种铣刀料棒的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1、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铣刀广泛运用于现代化加工生产中。

2、现有的一种铣刀料棒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公开号:cn213969888u)至少有以下弊端:在使用时,通过料盘来放置铣刀的棒料,然后通过运输带将料盘送至机械手臂下,再通过机械手臂进行上料,由于铣刀是通过磨削加工的,在加工时会产生很多的细小颗粒状的切屑,以上专利中的棒料裸露在外界,很容易使细小颗粒状的切屑粘附在其表面,导致夹套在装夹铣刀棒料时,因为细小颗粒状的切屑使棒料的装夹出现偏差,影响铣刀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棒料裸露在外界,很容易使细小颗粒状的切屑粘附在其表面,导致夹套在装夹铣刀棒料时,因为细小颗粒状的切屑使棒料的装夹出现偏差,影响铣刀的加工精度,而提出的一种铣刀料棒的自动上料机构。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刀料棒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螺旋转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转盘(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槽(24),所述螺旋转盘(1)的底端转动安装有驱动盘(3),所述驱动盘(3)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滑柱(22),所述滑柱(22)与螺旋槽(24)的内壁滑动安装,所述螺旋转盘(1)一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套筒(5),所述固定板(4)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传送辊(25),所述传送辊(25)设置于套筒(5)的内部,所述传送辊(25)的圆周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四个传送槽(26),所述传送槽(26)与螺旋槽(24)的出口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刀料棒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螺旋转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转盘(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槽(24),所述螺旋转盘(1)的底端转动安装有驱动盘(3),所述驱动盘(3)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滑柱(22),所述滑柱(22)与螺旋槽(24)的内壁滑动安装,所述螺旋转盘(1)一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套筒(5),所述固定板(4)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传送辊(25),所述传送辊(25)设置于套筒(5)的内部,所述传送辊(25)的圆周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四个传送槽(26),所述传送槽(26)与螺旋槽(24)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固定板(4)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滑口(23),所述滑口(23)与传送槽(26)相连通,所述滑口(23)与传送槽(26)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推板(9),所述固定板(4)上设有带动驱动盘(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4)上还设有带动推板(9)上下移动的运动机构,所述固定板(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壳体(6),所述固定板(4)的下表面转动安装有主动拨盘(11),所述固定板(4)的下表面转动安装有从动槽轮(12),所述主动拨盘(11)与从动槽轮(12)相啮合,所述传送辊(25)的底端贯穿固定板(4)的下表面并于从动槽轮(12)的转动中心固定安装,所述壳体(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主动拨盘(11)转动中心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轴(13),所述传动轴(13)的底端与壳体(6)的底壁转动安装,所述驱动电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冬冬张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普诺克切削工具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