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换热管清洗模块、换热装置及高温热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803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5:06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管清洗模块、换热装置及高温热泵系统,该换热管包括第一管体和换热结构,第一管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流体通道;多个换热结构沿第一管体的周向依次设置,每个换热结构与第一管体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换热结构上具有多个镂空部,镂空部与其对应的第二流体通道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能通过多个换热结构与第一管体外壁围合形成多个较为封闭的第二流体通道,可以对第一管体向外散发的热量实现截留,增加热量及换热工质在第二流体通道中的时间,从而提升换热工质与第一管体外壁及换热结构的换热接触时间。在换热结构上设置镂空部,可以便于换热工质进出第二流体通道,与第一管体外壁及换热结构实现强化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换热,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管清洗模块、换热装置及高温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换热装置中,换热管作为核心部件,起到了实现能量转换和利用的作用,具体的,换热管内部流动有一种工质,换热管外部存在另一种工质,两种工质通过换热管实现接触换热,实现热量在两种工质(通常为液态或气态)之间的传递。

2、为了提升换热管的换热效率,现有技术常在换热管的外部设置多个呈发散状布置的翅片或翅针,由于相邻的两个翅片或翅针之间存在开放间隙,换热管外壁上的热量容易从开放间隙中散发,大量热量无法传递至翅片和翅针上进行换热,不利于延长换热管与外部工质的换热接触时间,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管、换热管清洗模块、换热装置及高温热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管与其外部的换热接触时间较短,换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包括:

3、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流体通道;

4、换热结构,多个换热结构沿第一管体的周向依次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2)的截面形状为V形、C形或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包括第一流通槽(210)和第二流通槽(220),多个所述第一流通槽(210)设置于所述换热结构(2)长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多个所述第二流通槽(220)沿所述换热结构(2)的长度方向布设,并与所述第一管体(1)的外壁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还包括第二管体(3),所述第二管体(3)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1)和所述换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2)的截面形状为v形、c形或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包括第一流通槽(210)和第二流通槽(220),多个所述第一流通槽(210)设置于所述换热结构(2)长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多个所述第二流通槽(220)沿所述换热结构(2)的长度方向布设,并与所述第一管体(1)的外壁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还包括第二管体(3),所述第二管体(3)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1)和所述换热结构(2)的外部,所述第一管体(1)的外壁与所述第二管体(3)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三流体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的外壁和所述第二管体(3)的内壁之间通过多个支撑件(4)连接。

6.一种换热管清洗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液箱体(5),所述第一管体(1)贯穿所述清洗液箱体(5)设置,所述第二管体(3)的一端与所述清洗液箱体(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热管清洗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管体(1)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管体(1)上至少套设有两个所述第二管体(3),相邻的两个第二管体(3)之间通过所述清洗液箱体(5)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换热管清洗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勇胡海利卢杏斌武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