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782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巷道中岩石样品,对岩石样品进行测试,得到待测巷道围岩的抗压强度指标;在待测巷道内设置围岩变形观测点,获取待测巷道的围岩高度收敛系数和围岩宽度收敛系数;测量待测巷道内的围岩弹性波波速;利用所述抗压强度指标、围岩高度收敛系数、围岩宽度收敛系数和围岩弹性波波速判断待测巷道的围岩属性;当待测巷道的围岩属性为极软岩时,获取待测巷道内的围岩弹性波波速差值指标;利用围岩弹性波波速差值指标判断真实松动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巷道极软岩判断的精准性,同时对真实松动圈的判断进行了修正,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极软岩的定义多从单一指标进行,未对其在工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还需定量化工程指标来定义极软岩。与软岩巷道相比,极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程度往往更高,现场通常采用相同的支护方式对软岩与极软岩巷道进行支护,导致极软岩巷道出现严重大变形。因此,有必要明确区分软岩与极软岩。

2、工程实践中常将围岩初期支护变形量作为大变形判定的指标。大变形是相对支护变形量而言,不同的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均给出了支护变形量,提出以相对变形为指标的变形等级划分方法。我国相关规范规定的地下洞室围岩相对收敛指标多集中在隧道和公路领域,该领域的岩土工程因其具有长期使用性的特点,不允许其发生较大变形。同时,该标准是针对浅部工程而言,其主要涉及埋深500m以内及相对收敛量不超过10%的地下工程。煤炭领域回采巷道作为一种临时性工程结构,允许其具有一定的安全变形空间。煤炭开采深度大部分超过500m,且受回采动压影响,围岩变形量大,该规范的标准已经不适用于煤炭领域。根据中国的《工程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巷道围岩的抗压强度指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巷道的围岩高度收敛系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岩宽度收敛系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待测巷道内的围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巷道围岩的抗压强度指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巷道的围岩高度收敛系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岩宽度收敛系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指标化的极软岩巷道松动圈测试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涛郭志飚尤静霖李宇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京矿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