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生物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废水中蓝藻藻株及其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印染工业蓬勃发展,全球合成的染料年产量超过8000万吨,且印染过程除了运用各种染料还会加入烧碱、助染剂等成分,使得印染废水具有高色度、高cod和高ph的特点。未处理的印染废水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生物体造成损害,甚至死亡,因此,如何高效的处理印染废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传统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通过吸附剂去除染料,但对于cod和氮磷吸附效果较小,且存在能耗高,吸附剂与杂质分离困难等缺点。化学法利用化学絮凝、氧化等方式降解染料和氮磷,但可能产生大量化学污泥,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安全环保的新型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成为研究的重点。生物法是利用生物将印染废水中染料、cod和氮磷等物质转化成自身生长的物质,进而降低废水中的染料、cod和氮磷含量,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且生物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高价值的副产品。但是印染废水粘度高、染料具有重金属、ph高,传统生物难以存活;但稀释倍数太多,又造成成本过高。因此寻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中的蓝藻藻株的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集胞藻接种至印染废水的体积量为10%~40%,优选为接种量为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染废水为稀释的印染废水,稀释倍数为原体积3~8倍,优选为3倍;稀释后印染废水pH为7~10,优选为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染废水为印染厂实际印染废水,稀释前pH为11~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中的蓝藻藻株的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集胞藻接种至印染废水的体积量为10%~40%,优选为接种量为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染废水为稀释的印染废水,稀释倍数为原体积3~8倍,优选为3倍;稀释后印染废水ph为7~10,优选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策,羌玺,王立军,宋玉龄,顾文辉,伍松翠,王旭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