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污染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7250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污染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是以造纸废浆沉淀物为原料,称量加入其重量0.3-1%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去味处理;处理后废浆进行干燥,使含水量控制在5-15%;干燥好的造纸废浆沉淀物通过粉碎和筛选进行细化成细微颗粒状纤维复合物;然后在其表面喷施渗透剂油酸氨基酸钠进行改性处理;再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而成。该吸附剂中纤维复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80-90%,渗透剂10-20%。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造纸废浆沉淀物的有效成分,为造纸废浆的处理开辟了新途径、减轻了环境污染。该液体污染物吸附剂吸附量大,吸附效率佳,且原料易得、成本低。其制备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易行,适宜于规模化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其形态或物理性能为特征的固体吸附剂组合物及制 备工艺,尤其是一种利用造纸废浆沉降物制备的纤维复合物改性处理后,制 成的 。技术背景现代社会中,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油类或污水类液体污染所带来的危 害也日益严重,如何将此类液体污染物快速回收、降低资源浪费和回收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成为当下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液体污染物吸附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成为一新的课题。如2003 年2月5日授权公告的CN1100603C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 一种岩 棉、矿棉纤维吸附材料,其是由有机氯硅烷l份,岩棉、矿棉纤维3 0 1 0 0份,0 . 1 i MNaO H溶液1 0 0 4 0 0份组成。2005年3月 2日授权公告的CN1191126C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微孔型纳米 复合材料,其复合材料中含有纳米材料和多孔隙材料,复合材料内部有大 量连通表面的微孔通道,从而使吸附、催化活性得到充分体现,可用于吸附 和催化降解液体污染物的有机物质。2007年10月17日公开的CN101053818 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复合吸附材料,其包括第一 吸附材料成分和结合在第一吸附材料外部的第二吸附材料成分,第一吸附材 料和第二吸附材料分别选择微孔吸附材料和改性无机粘土矿物。2008年6 月25日公开的CN101204646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以煤灰制成吸附材料的方法,其主要利用筛选技术从燃煤灰中分选出未 燃碳,再利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活化处理未燃碳,使未燃碳的表面形成众多 的微细孔洞,成为可容纳微小物质的吸附空间。上述公开文件中所公开的生 产工艺复杂、所使用的材料成本高。纸张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但造纸废浆沉淀物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这己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造纸废浆沉淀物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木纤维 和矿质填充物,如何充分处理和利用造纸废桨沉淀物中的有效物质、降低环 境污染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重点。迄今为止,还未见到过利用造纸废浆沉降物制备的纤维复合物,并进行 改性处理制成一种液体污染物吸附剂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液体污染物吸附材料原料昂贵及生产工艺复杂、造 纸废浆沉淀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污染物吸附剂及其 制备方法,该液体污染物吸附剂的原料易得,成本低。该制备方法工艺设计 合理,制备简单、操作性强,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并有效地解决了造纸废浆 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体污染物吸附剂, 其特征在于其是由造纸废浆沉淀物制成的纤维复合物并经渗透剂进行改性 处理而成,该吸附剂中纤维复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80-90%,渗透剂的重量百 分比为10-20%。所述的吸附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优选方案为纤维复合物85%,渗透剂 15%。所述的渗透剂为油酸氨基酸钠。一种液体污染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工艺a、 选用造纸废桨沉淀物为原料,称量加入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去味、杀菌处理,次氯酸钠的用量为废浆沉淀物重量的0. 3-1%;b、 将上述处理后的废浆沉淀物送到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干燥器的进风温度为150-200摄氏度,出风温度在100-105C,干燥后的造纸废浆沉淀物 含水量控制在5 — 15%;c、 将干燥好的造纸废浆沉淀物通过粉碎和筛选进行细化,颗粒细度控 制在200-350目,形成细微的颗粒状纤维复合物;d、 在上述制备的细微颗粒状纤维复合物表面喷施渗透剂油酸氨基酸钠 进行改性处理;  e、将上述改性处理后的纤维复合物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颗粒规格控 制为20-60目,即得液体污染物吸附剂。本专利技术将造纸废浆沉淀物去味、杀菌处理后,干燥,细化,表面改性制 成一种吸附剂,其充分利用了造纸废浆沉淀物的有效成分,为造纸废浆沉淀 物的处理开辟了新途径、减轻了环境污染。制备的液体污染物吸附剂吸附量 大,吸附效率佳,液体回收容易,且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其制备工艺设计 合理,操作简便易行,适宜于规模化规模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选用造纸废浆沉淀物为原料,称量加入其重量0.5%的次氯酸钠,对其进 行消毒、去味、杀菌处理;处理后的废浆沉淀物送到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干 燥器的进风温度为200°C,出风温度在105°C,干燥后的造纸废浆沉淀物含 水量控制在5%;干燥好的造纸废浆沉淀物通过粉碎和筛选进行细化,颗粒细 度控制在350目,形成细微的颗粒状纤维复合物;在细微颗粒状纤维复合物 表面喷施渗透剂油酸氨基酸钠,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处理后的纤维复合 物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颗粒细度控制为40目,即得颗粒状的液体污染物 吸附剂。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纤维复合物90%、油酸氨基酸钠10%。实施例2选用造纸废浆沉淀物为原料,称量加入其重量1%的次氯酸钠,对其进行消毒、去味、杀菌处理;处理后的废浆沉淀物送到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干燥 器的进风温度为170°C,出风温度在103°C,干燥后的造纸废浆沉淀物含水 量控制在10%;干燥好的造纸废浆沉淀物通过粉碎和筛选进行细化,颗粒细 度控制在300目,形成细微的颗粒状纤维复合物;在细微颗粒状纤维复合物 表面喷施渗透剂油酸氨基酸钠,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处理后的纤维复合 物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颗粒细度控制为60目,即得颗粒状的液体污染物 吸附剂。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纤维复合物80%、油酸氨基酸钠20%。实施例3选用造纸废浆沉淀物为原料,称量加入其重量0.3%的次氯酸钠,对其进 行消毒、去味、杀菌处理;处理后的废浆沉淀物送到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干 燥器的进风温度为150°C,出风温度在IO(TC,干燥后的造纸废浆沉淀物含 水量控制在15%;干燥好的造纸废浆沉淀物通过粉碎和筛选进行细化,颗粒 细度控制在200目,形成细微的颗粒状纤维复合物;在细微颗粒状纤维复合 物表面喷施渗透剂油酸氨基酸钠,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处理后的纤维复 合物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颗粒细度控制为20目,即得颗粒状的液体污染 物吸附剂。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纤维复合物85%、油酸氨基酸钠15%。实施例4选用造纸废浆沉淀物为原料,称量加入其重量0.8%的次氯酸钠,对其进 行消毒、去味、杀菌处理;处理后的废浆沉淀物送到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干 燥器的进风温度为200°C,出风温度在IO(TC,干燥后的造纸废浆沉淀物含 水量控制在8%;干燥好的造纸废浆沉淀物通过粉碎和筛选进行细化,颗粒细 度控制在250目,形成细微的颗粒状纤维复合物;在细微颗粒状纤维复合物 表面喷施渗透剂油酸氨基酸钠,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处理后的纤维复合 物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颗粒细度控制为30目,即得颗粒状的液体污染物 吸附剂。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纤维复合物83%、油酸氨基酸钠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污染物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造纸废浆沉淀物制成的纤维复合物并经渗透剂进行改性处理而成,该吸附剂中纤维复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80-90%,渗透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污染物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造纸废浆沉淀物制成的纤维复合物并经渗透剂进行改性处理而成,该吸附剂中纤维复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80-90%,渗透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2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污染物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优选方案为纤维复合物85%,渗透剂15%。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体污染物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剂为油酸氨基酸钠。4、 一种液体污染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工艺a、 选用造纸废浆沉淀物为原料,称量加入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去味、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子军王龙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东门子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