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及其快速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719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及其快速培养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取城镇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经预处理后得到均质的活性污泥悬液;将活性污泥悬液置于透明密封容器中,在静置状态下对活性污泥悬液施加光照处理,获得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本技术方案可解决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机械曝气或搅拌消耗能耗高、系统长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可克服菌藻共生系统中固液分离能力弱、生物量易流失等技术瓶颈。本方案培养的自产氧菌藻颗粒污泥具有节能效益显著、颗粒结构紧凑、沉降性能优异、抗逆性能突出等特点,具有颗粒形成速度快、颗粒结构稳定性强等优势,极具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具体涉及一种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及其快速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1、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是在选择压驱动下由活性污泥自凝聚形成的颗粒状微生物聚集体,具有结构紧凑、沉降性能优异和同步脱氮除磷等优势特征。然而,ags的培养时间较长且对培养条件要求较为严苛,需要高能耗的机械曝气以提供充足的水力剪切力和溶解氧,如何有效缩短ags系统的启动周期以及进一步研发节能降耗的系统构建技术是目前的研究重点。

2、菌藻共生好氧颗粒污泥(algal-bacterial aerobic granular sludge,abgs)是将ags的自凝聚作用和“菌-藻”共生体系的优势特征相耦合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已成为污水处理技术的前沿。这种新型耦合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菌-藻”之间的气体交换、能量循环和代谢互补等共生关系,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能并修复水生生态系统。然而,该技术虽然可以利用藻类原位产氧减少曝气能耗,但依然没有摆脱对外部水流或气流剪切力的依赖。如何突破常规的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培养方式,如何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预处理的方法包括:过80-100目筛3-5次;调节pH值为6.5-8.5,在20-35℃条件下60-100r/min搅拌5-10min,获得均质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1.0-4.5g/L的活性污泥悬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活性污泥悬液的水质指标为:COD:10-40mg/L、NH4+-N:5-20mg/L、NO2—-N: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预处理的方法包括:过80-100目筛3-5次;调节ph值为6.5-8.5,在20-35℃条件下60-100r/min搅拌5-10min,获得均质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1.0-4.5g/l的活性污泥悬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活性污泥悬液的水质指标为:cod:10-40mg/l、nh4+-n:5-20mg/l、no2—-n:2-5mg/l、no3—-n:2-8mg/l、po43--p:1-6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测量活性污泥悬液的水质指标的方法为:先使用孔径为0.45μm的滤纸过滤,再测定cod、nh4+-n、no2--n、no3--n、po43--p的含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产氧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张明付国楷时文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