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3714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薄荷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L‑薄荷醇为芯材,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复配为壁材,制得的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可以在特定温度下释放,解决了现有L‑薄荷醇微胶囊无法在特定温度下释放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在75℃加热40s后,L‑薄荷醇可快速释放39.8%,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并且,经过对各工艺参数的调整与探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的包埋率较高,可达91.89%,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各种产品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荷醇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薄荷醇又称为薄荷脑,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或粒状的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存有两种异构体,其中左旋薄荷醇(l-薄荷醇)具有清新的薄荷香气和强烈的清凉感,因此l-薄荷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和化妆品等各种领域。

2、l-薄荷醇虽然香气强,但是其易挥发,在高温下损失较大,还易结晶降解,严重影响了其在食品和烟草中的应用,导致产品质量变差、货架寿命降低。目前,有使用微胶囊包埋技术对l-薄荷醇进行包埋的技术公开,如有研究人员采用明胶与阿拉伯树胶粉、明胶与海藻酸钠等材料作为壁材,通过复合凝聚法制备了薄荷精油微胶囊;再如有研究人员选用了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的短葡聚糖链、改性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和β-环糊精分别通过分子包络法、喷雾干燥等技术制备了薄荷醇微胶囊;但是,上述的l-薄荷醇微胶囊均属于常规型,无法使l-薄荷醇在特定的温度下释放。

3、因此,如何制备一种包埋率高、能够在特定温度下释放的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以更好的拓宽薄荷醇的应用范围,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以L-薄荷醇为芯材,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复配为壁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与壁材质量比值为0.1~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质量比值为0.05~0.50。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S1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以l-薄荷醇为芯材,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复配为壁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与壁材质量比值为0.1~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质量比值为0.05~0.50。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温敏型l-薄荷醇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s1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3~1:7;所述搅拌时间为5~10h,得到呈透明、低粘性的水合溶液。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s2中,所述加热为水浴加热,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中惠程书瑾何金兴厉昌坤王炳峰姜斌崔聿亮孙继勇刚宪卫韩宜廷马晓龙刘群张远方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