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具体为基于自动限位车辆距离的防护型充电桩。
技术介绍
1、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充能设备,充电桩主要分为落地式充电桩和挂壁式充电桩,主要采取计时、计电度、计金额的充电方式。充电桩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大多以公共充电桩为主,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2、现有的充电桩结构一般都是固定式安装,且直接暴露安装在外界环境中,充电桩自身防护性能较差,无法对实际车辆停放限位距离进行检测,在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处理反应,容易发生剧烈的撞击,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使用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基于自动限位车辆距离的防护型充电桩,包括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驱动槽(4),所述驱动槽(4)的内侧设置有移动调节机构(7),所述移动调节机构(7)的顶部设置有防撞框(2),所述防撞框(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缓冲槽(26),所述缓冲槽(26)的内侧四个边角处皆设置有缓冲扭簧(19),所述缓冲扭簧(19)的外端皆设置有缓冲板(24),所述缓冲槽(26)的内部两侧皆设置有气囊(20),所述防撞框(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气泵(23),所述气囊(20)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2),所述底座(5)的底部靠近四个边角处皆设置有升降移动机构(6),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自动限位车辆距离的防护型充电桩,包括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驱动槽(4),所述驱动槽(4)的内侧设置有移动调节机构(7),所述移动调节机构(7)的顶部设置有防撞框(2),所述防撞框(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缓冲槽(26),所述缓冲槽(26)的内侧四个边角处皆设置有缓冲扭簧(19),所述缓冲扭簧(19)的外端皆设置有缓冲板(24),所述缓冲槽(26)的内部两侧皆设置有气囊(20),所述防撞框(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气泵(23),所述气囊(20)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2),所述底座(5)的底部靠近四个边角处皆设置有升降移动机构(6),所述底座(5)的顶部靠近外侧边角处设置有立杆(9),所述立杆(9)的顶端设置有检测盒(13),所述检测盒(1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探测雷达(1),所述检测盒(13)的内侧设置有数据采集器(29),所述数据采集器(29)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7),所述检测盒(13)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散热导流机构(14),所述底座(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桩体(17),且桩体(17)的顶部设置有警报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限位车辆距离的防护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调节机构(7)包括通过轴承(8)转动设置有在驱动槽(4)内侧的驱动螺杆(703),所述驱动螺杆(703)的表面套设有驱动块(704),所述驱动块(704)的顶部与防撞框(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螺杆(703)的一端贯穿驱动槽(4)设置有驱动电机(702),且驱动电机(70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7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限位车辆距离的防护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13)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板(15),所述密封盖板(15)和检测盒(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合宇,包涵,李伟杰,楚勤冲,徐鹏飞,郭张虎,连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宇光智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