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687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置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3)。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21)与车辆的动力单元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22)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31)连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32)与支撑框架(1)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21)朝向第二连接件的一侧,在上部设置有凸起部(21b)。凸起部被配置为在车辆的碰撞期间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31)的上部接触,以使动力单元与支撑框架(1)的连接能够断开。由此,能够降低碰撞工况下悬置结构与支撑框架断开连接的难度,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置结构及具有该悬置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1、机动车辆具有的动力单元通常通过悬置结构连接在支撑框架上。悬置结构被配置为在机动车辆的碰撞期间失效,使得动力单元在悬置结构处与支撑框架断开连接,使支撑框架在机动车辆的碰撞期间以期望的方式移位、变形和弯曲,以吸收碰撞能量。由此,能够避免支撑框架等向车厢内部侵入过多,保证车厢内人员的安全。

2、为了提升机动车辆在碰撞工况下对碰撞能量的吸收率,以提高安全性,需要降低悬置结构与支撑框架断开连接的难度,即,使悬置结构在更小的碰撞力下就能与支撑框架断开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悬置结构与支撑框架断开连接的难度以提高安全性的悬置结构及具有该悬置结构的车辆。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悬置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动力单元连接;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支撑框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动力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被配置为在所述车辆的碰撞期间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其他部位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31)包括具有内腔的硬质壳体(31a)以及安装于所述内腔中的软质缓冲件(31b),在所述软质缓冲件内设置有安装位(31c),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22)通过所述安装位固定在所述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1b)被配置为在碰撞期间,与所述硬质壳体(31a)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被配置为在所述车辆的碰撞期间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其他部位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31)包括具有内腔的硬质壳体(31a)以及安装于所述内腔中的软质缓冲件(31b),在所述软质缓冲件内设置有安装位(31c),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22)通过所述安装位固定在所述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1b)被配置为在碰撞期间,与所述硬质壳体(31a)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3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31)的下方,所述凸起部(21b)被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雅云石川晃王雷早川诚二余良渭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