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用高强高冲击韧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无砟轨道结构是我国高速铁路的主要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两种。在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中,轨道板是其主要核心部件之一,直接承受钢轨传递下来的列车动荷载,因而需要其混凝土材料具有高的强度和较高的弹性变形能力,才能满足复杂的环境作用条件要求和承受列车高频动荷载。但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轨道板韧性低,脆性大,在其生产制造、运输和铺设过程中,稍有冲击磕碰,极易发生破损,特别是承轨槽位置附近混凝土,由于结构设计上未配置钢筋,更易发生脆性破损。从目前高速铁路轨道板材料组成、设计和生产来看,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提高混凝土强度上,很少关注其韧性和弹性。如果能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一定程度提高混凝土韧性和弹性,则能有效降低轨道板混凝土的脆性。
2、目前混凝土增韧的主要有效措施是通过添加纤维和聚合物来实现,增强增韧效果最好的是钢纤维,但是高速铁路为直流牵引,为了避免杂散电流对轨道运输安全的影响,轨道板混凝土中不宜掺加钢纤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用高强高冲击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用高强高冲击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材料的当量直径为0.8mm~1mm,长度为30mm~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用高强高冲击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材料为聚丙烯粗纤维、玄武岩粗纤维、玻璃粗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用高强高冲击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石墨烯类纳米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用高强高冲击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用高强高冲击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材料的当量直径为0.8mm~1mm,长度为30mm~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用高强高冲击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材料为聚丙烯粗纤维、玄武岩粗纤维、玻璃粗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用高强高冲击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石墨烯类纳米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香,谭盐宾,冯仲伟,杨鲁,葛昕,谢永江,王浩,郑永杰,李化建,王梦,刘伟斌,齐婧,王志勇,谢胜江,岳成军,吴俊杰,冯国玖,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