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甲酰基丁酰亚胺类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3581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纯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苯甲酰基丁酰亚胺类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材料由丁二酰亚胺和溴代苯甲酰氯反应合成,通过调整苯环上溴原子的位置,可以实现调控材料磷光性质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室温磷光材料的发光包含荧光和磷光的双发射,且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具有激发波长依赖的性质,在300~400nm波长的光源激发下,能够产生不同的发光光谱,且溴原子位置的改变带来了材料的光色的改变及寿命长短的变化,可使其应用于光学显示、生物成像、防伪、加密及传感等多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为室温磷光材料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纯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苯甲酰基丁酰亚胺类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室温磷光材料(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是一类在室温下能够发出磷光的材料,即使在激发光源关闭后,它们仍能持续发光一段时间。这类材料因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在光学、生物成像、信息加密和显示技术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室温磷光材料分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聚合物室温磷光材料及纯有机材料等。传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虽然磷光效率和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但是高成本、低环境友好及可能带来健康威胁等问题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聚合物室温材料虽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及较低的成本,但是其机械强度较低,且与其他材料或设备集成时易遇到兼容性问题。

3、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利用三重态的激子辐射跃迁回基态的发光过程实现磷光发射过程,它们还具有超长发射寿命、大斯托克斯位移和低成本、生物相容性高、可修饰性强和稳定性高特点,在生物成像、防伪、和光电子器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加工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苯甲酰基丁酰亚胺类的室温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其粉末发光包含蓝色荧光和黄色磷光的双发射;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具有激发波长依赖的性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其在365nm激发后均显示黄色余辉;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拥有毫秒级寿命;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的磷光性质随溴原子取代位置不同而改变。

4.一种苯甲酰基丁酰亚胺类的室温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甲酰基丁酰亚胺类的室温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其粉末发光包含蓝色荧光和黄色磷光的双发射;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具有激发波长依赖的性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其在365nm激发后均显示黄色余辉;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拥有毫秒级寿命;所述的室温磷光材料的磷光性质随溴原子取代位置不同而改变。

4.一种苯甲酰基丁酰亚胺类的室温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丁二酰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反应容器中,氮气保护下将溴代苯甲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及三乙胺分别滴入反应容器中,升温至30℃后进行反应,反应12~15小时获得反应液,检测反应液中丁二酰亚胺含量,待含量归零后停止反应;再将反应液萃取浓缩后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邴研姜鸿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