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领域,涉及电力模拟技术,具体是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拟是指对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负荷等运行情况进行时间序列的模拟和仿真。这种模拟通常基于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系统参数和运行规则等输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电力系统在不同时间点的运行状态,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2、现有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3、1、现有的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无法通过对电力管理系统中的发电量和用电量进行实时预测来实现发电量和用电量的平衡,易造成电力资源浪费;
4、2、现有的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通常是对发电功率进行阶段性调整,无法根据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实际情况对发电功率进行实时动态调整,由此导致电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5、为此,我们提出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基于获取水力发电监测数据和风力发电监测数据,得到发电基础数据,在发电站对用电区域进行供电的工作时间范围标记多个用电时间监测点,分别获取每个用电时间监测点对应的用电预测系数和输出电量数值,得到第一至第i用电预测系数和第一至第i输出电量数值,将第一至第i用电预测系数和第一至第i输出电量数值定义为用电基础数据,根据风力发电监测数据创建第一发电预测模型,根据水力发电监测数据创建第二发电预测模型,根据用电基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各模块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3、发电数据模块:将新能源发电站划分为第一类型发电站和第二类型发电站,分别获取第一类型发电站对应的第一至第m风力发电量和第一至第m风力预测系数,得到水力发电监测数据,分别获取第二类型发电站对应的第一至第n水力发电量和第一至第n水力预测系数,得到风力发电监测数据,将水力发电监测数据和风力发电监测数据定义为发电基础数据;
4、用电数据模块:在发电站对用电区域进行供电的工作时间范围标记多个用电时间监测点,分别获取每个用电时间监测点对应的用电预测系数和输出电量数值,得到第一至第i用电预测系数和第一至第i输出电量数值,将第一至第i用电预测系数和第一至第i输出电量数值定义为用电基础数据;
5、电力模拟模块:根据风力发电监测数据创建第一发电预测模型,根据水力发电监测数据创建第二发电预测模型,根据用电基础数据创建用电预测模型,得到电力预测模型集合;
6、电力管理模块:根据电力预测模型集合获取预测发电量和预测用电量,将预测发电量和预测用电量进行数值比对,根据数值比对结果对发电站功率进行实时调节。
7、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还包括风力发电区域平面图;
8、所述发电数据模块对发电基础数据进行获取,具体如下:
9、根据新能源发电站发电方式的不同将新能源发电站划分为第一类型发电站和第二类型发电站;
10、对第一类型发电站进行工作监测,得到风力发电监测数据;
11、具体如下:
12、在第一类型发电站进行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分别标记m不同的发电站工作时间点作为风力发电监测点,将其分别标记为第一至第m风力发电监测点;
13、获取第一类型发电站在第一风力发电监测点对应的总发电量,并将其标记为第一风力发电量;
14、获取第一风力预测系数;
15、将第一风力发电量和第一风力预测系数定义为第一风力监测数据;
16、重复对第一风力监测数据的获取过程,分别对每一个风力发电监测点进行风力监测数据获取,得到第一至第m风力监测数据,将第一至第m风力监测数据定义为风力发电监测数据;
17、对第二类型发电站进行工作监测,得到水力发电监测数据;
18、具体如下:
19、在第二类型发电站进行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分别标记n个不同的发电站工作时间点作为水力发电监测点,将其分别标记为第一至第n水力发电监测点;
20、获取第一类型发电站在第一水力发电监测点对应的总发电量,并将其标记为第一水力发电量;
21、获取第一水力预测系数;
22、将第一水力发电量和第一水力预测系数定义为第一水力监测数据;
23、重复对第一水力监测数据的获取过程,分别对每一个水力发电监测点进行水力监测数据获取,得到第一至第n水力监测数据,将第一至第n水力监测数据定义为水力发电监测数据;
24、将水力发电监测数据和风力发电监测数据定义为发电基础数据。
25、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数据模块对第一风力预测系数进行获取,具体如下:
26、通过数据库提取风力发电区域平面图,在风力发电区域平面图中以图像几何中心为坐标原点,过坐标原点作垂直于风力发电区域平面图上边框的平行线,将其标记为坐标x轴,过坐标原点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将其标记为y轴,得到风向平面直角坐标图;
27、在风向平面直角坐标图中,将第一风力发电监测点对应的风向通过风向直线进行绘制,将坐标x轴标记为第一固定边,将过坐标原点的风向直线标记为第二固定边,坐标原点为第一固定边和第二固定边的交点,对第一固定边和第二固定边在坐标原点所成夹角进行角度获取,得到第一风向角度数值;
28、获取第一类型发电站在第一风力发电监测点对应的实时风速,得到第一监测风速;
29、将第一风向角度数值和第一监测风速通过计算得到第一风力预测系数。
30、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数据模块对第一水力预测系数进行获取,具体如下:
31、在水力发电站对应的水量通道中分别标记两个流速观测点位,将其分别命名为第一流速观测点位和第二流速观测点位,获取第一流速观测点位与第二流速观测点位的水域距离数值,得到观测点位距离差;
32、在第一流速观测点位和第二流速观测点位上游投掷多个观测浮漂,记录每一个观测浮漂经过第一流速观测点位对应的时间戳,得到多个第一时间戳,记录每一个观测浮漂经过第二流速观测点位对应的时间戳,得到多个第二时间戳,计算每一个观测浮漂对应的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的时间差值,得到多个浮漂观测时间差,对多个浮漂观测时间差进行平均数计算,得到第一水流观测时间差;
33、将观测点位距离差和第一水流观测时间差通过计算得到第一通道水流速度数值;
34、通过读取第一水力发电监测点对应的通道水流位置高度得到第一观测水位高度;
35、将第一通道水流速度数值和第一观测水位高度通过计算得到第一水力预测系数。
36、进一步地,所述用电数据模块对用电基础数据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还包括风力发电区域平面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数据模块对第一风力预测系数进行获取,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数据模块对第一水力预测系数进行获取,具体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数据模块对用电基础数据进行获取,具体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数据模块对第一用电预测系数进行获取,具体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模拟模块对电力预测模型集合进行获取,具体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模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管理模块根据电力预测模型集合通过获取预测发电量和预测用电量对发电站进行实时发电功率调节,具体如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管理模块对发电站进行实时发电功率调节,具体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还包括风力发电区域平面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数据模块对第一风力预测系数进行获取,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数据模块对第一水力预测系数进行获取,具体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数据模块对用电基础数据进行获取,具体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珺,刘强,王雪松,邱健,倪翊龙,冯卓诚,杨硕,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