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549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和装置,涉及智能医疗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切口处理单元,用于在动物耳后行手术切口;面神经分离单元,用于沿着所述手术切口向下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面神经主干,使用缝合线穿过所述面神经主干;颈动脉暴露单元,用于沿着所述面神经主干同侧下方进行分离,暴露颈动脉小球时,分离颈动脉小球周围的肌肉,暴露颞浅动脉的主干颈动脉;结扎单元,利用所述缝合线从所述颈动脉下方穿过,再以第一力度将颈动脉拉向面神经处,以第二力度打结缝合线,打结后的面神经、缝合线随着颈动脉跳动而跳动,颈动脉和面神经充分接触;闭合单元,用于闭合所述手术切口,得到面肌痉挛动物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医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和装置


技术介绍

1、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一侧面部阵发性且不规则、不自主抽搐,起病多从眼轮匝肌不自主跳动开始,病情进展可累计整个面部,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状态、生活质量。

2、临床实践中,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其中以小脑前下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为主。小脑后下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相对发育变异较大,易形成复杂迂曲血管襻或异位压迫面神经;迷路上动脉、其他大动脉如椎动脉、基底动脉单一静脉走行变异、上述血管同时压迫亦可导致面肌痉挛。

3、目前现有的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由于具有面神经和血管之间的接触和摩擦不够充分等问题,造模成功率低。因此,我们亟待发展一种造模成功率更高的面肌痉挛动物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通过改善模型的构建方法步骤,显著增加造模成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02中的暴露面神经主干的步骤包括:从颈部肌群间隙深入至茎乳孔处,暴露自茎乳孔发出的面神经主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102之后103之前,所述系统还包括:面神经主干分离单元,用于沿着所述自茎乳孔发出的面神经主干分离出长度为N的面神经主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01中的手术切口为延下颌线走势的弧形线;p>

5.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02中的暴露面神经主干的步骤包括:从颈部肌群间隙深入至茎乳孔处,暴露自茎乳孔发出的面神经主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102之后103之前,所述系统还包括:面神经主干分离单元,用于沿着所述自茎乳孔发出的面神经主干分离出长度为n的面神经主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01中的手术切口为延下颌线走势的弧形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度保证当颈动脉拉向面神经处时,颈动脉和面神经之间充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肌痉挛动物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莉王少卿袁坤马晓勇刘克剑胡子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河北省化妆品检验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