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光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4906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光手电筒,属于照明科技技术领域,包括灯头和灯身,所述的灯头的头部安装有透镜,所述的灯身的头部安装有发光组件,所述的灯身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沿轴向依序连接,所述的第一壳体与灯头的尾部沿轴向滑动套接,灯头受力可沿第一壳体的轴向滑动,所述的第二壳体内套装有电池组件,所述的电池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的电池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三壳体连接,进一步优化手电筒的光效调节,并且优化手电筒的装配结构,使得手电筒结构强度更高且更为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照明科技,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光手电筒


技术介绍

1、手电筒是一种电子照明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户外活动、紧急救援、夜间工作以及家庭使用等场景。每个人对手电筒的使用需求均不相同,例如户外露营时帐篷内需要led灯扩散式的照明,而在野外搜救时,需要集中式的照明。但是市场上常见的手电筒只有一种固定的照明模式,无法对灯光进行远近光切换,光线单一,光照面积不能变化,适用范围小,用户体验差。因此,相关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可调光式手电筒”;公告号为:cn201339819y;公开了包括手电筒杆和灯泡;手电筒杆内部为空槽结构,手电筒杆内部放有电池,在手电筒杆上设有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手电筒杆的顶端上设有一个万向轴,在该万向轴上设有一个可旋转箱体,在可旋转箱体内设有多个分离的活动电极插口,活动电极插口可以与灯泡进行连接,在可旋转箱体上设有一个表面不平整的聚光镜片,在手电筒杆内部还设有一个开关电路,各个电子元件之间为有效的电联连接;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加灯泡以增加多方向的照明功能,仅能够实现照明范围的调节,但是这种摇动式照明难以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并且也无法将聚光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1)和灯身,所述的灯头(1)的头部安装有透镜(11),所述的灯身的头部安装有发光组件,所述的灯身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和第三壳体(4),所述的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和第三壳体(4)沿轴向依序连接,所述的第一壳体(2)与灯头(1)的尾部沿轴向滑动套接,灯头(1)受力可沿第一壳体(2)的轴向滑动,所述的第二壳体(3)内套装有电池组件(5),所述的电池组件(5)的一端与第一壳体(2)连接,所述的电池组件(5)的另一端与第三壳体(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件(5)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1)和灯身,所述的灯头(1)的头部安装有透镜(11),所述的灯身的头部安装有发光组件,所述的灯身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和第三壳体(4),所述的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和第三壳体(4)沿轴向依序连接,所述的第一壳体(2)与灯头(1)的尾部沿轴向滑动套接,灯头(1)受力可沿第一壳体(2)的轴向滑动,所述的第二壳体(3)内套装有电池组件(5),所述的电池组件(5)的一端与第一壳体(2)连接,所述的电池组件(5)的另一端与第三壳体(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件(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51),所述的第一壳体(2)的尾端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51)适配的第一内螺纹(21),所述的第一外螺纹(51)与第一内螺纹(21)配合以将电池组件(5)与第一壳体(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件(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52),所述的第三壳体(4)的头端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52)适配的第二内螺纹(41),所述的第二外螺纹(52)与第二内螺纹(41)配合以将电池组件(5)与第三壳体(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壳体(4)的尾端设置有挂绳孔(42),所述的挂绳孔(42)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全廖小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博洲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