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废脂排出,具体涉及一种吸排脂器及轴承废脂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1、为了保证设备运行良好,需要根据轴承运行参数进行新润滑脂补充,同时需要将轴承内的废脂排出,以保持轴承内的润滑脂满足润滑所需,目前排出废脂通常使用吸排脂器进行。现有的轴承废脂回收装置设计,是在每个轴承排脂口配置一个吸排脂器,每个吸排脂器配备两条液压管路,各吸排脂器的液压管路对应并联至一个共用的液压泵,相应的每个吸排脂器都有2个或4个液压管路连接点,即存在2个或4个运维监测的漏点,对于多点排脂轴承来说,会使得废脂回收管路复杂,废脂回收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加工安装成本和运维成本大幅增加,排脂效率较低。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604503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风电轴承废油脂集中回收及磨屑自动清理系统,该专利中吸排脂器固定在轴承圆周排废油孔上,每个吸排脂器配备两条液压管路,每个吸排脂器有2个动力介质连接点,每台风力发电机有三个叶片,每个叶片的轴承根据轴承排脂口配置数个吸排脂器,对于一个有几十上百台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基地而言,这样的动力介质连接点总量带来的运维监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排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设于所述本体(1)上的转盘传动结构、双向推杆结构、若干阀芯吸排脂结构,所述本体(1)包括凹设于中部的转盘腔(11)和绕设于所述转盘腔(11)四周的若干活塞腔(12),所述转盘传动结构包括可旋转的连接于所述转盘腔(11)腔底的转盘(21)和若干个可旋转的连接于所述转盘(21)的传动推杆(22),任一所述阀芯吸排脂结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塞腔(12)内以调节压强的阀芯(31)、连通所述活塞腔(12)且于所述活塞腔(12)负压时吸进废脂的单向吸脂接口(32)以及连通所述活塞腔(12)且于所述活塞腔(12)正压时排出废脂的单向排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排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设于所述本体(1)上的转盘传动结构、双向推杆结构、若干阀芯吸排脂结构,所述本体(1)包括凹设于中部的转盘腔(11)和绕设于所述转盘腔(11)四周的若干活塞腔(12),所述转盘传动结构包括可旋转的连接于所述转盘腔(11)腔底的转盘(21)和若干个可旋转的连接于所述转盘(21)的传动推杆(22),任一所述阀芯吸排脂结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塞腔(12)内以调节压强的阀芯(31)、连通所述活塞腔(12)且于所述活塞腔(12)负压时吸进废脂的单向吸脂接口(32)以及连通所述活塞腔(12)且于所述活塞腔(12)正压时排出废脂的单向排脂接口(33),所述阀芯(31)、所述活塞腔(12)、所述传动推杆(22)一一对应设置且任一所述阀芯(31)均与一个相应的所述传动推杆(22)可旋转连接,所述双向推杆结构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所述阀芯(31)固定连接以直接带动其中一所述阀芯(31)在所述活塞腔(12)内往复运动,进而通过所述转盘传动结构间接带动其余所述阀芯(31)在对应的所述活塞腔(12)内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排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12)贯通于所述转盘腔(11)的腔壁,所述阀芯(31)与所述活塞腔(12)的装配间隙为3~8微米以阻断所述活塞腔(12)与所述转盘腔(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排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推杆结构包括内部设有动力腔(42)的外壳(41)和滑动设置于所述动力腔(42)内的双向推杆(43),所述外壳(41)与所述本体(1)连接,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推杆连接口(13),所述双向推杆(43)的输出端经过所述推杆连接口(13)与一所述阀芯(31)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腔(42)的腔壁上开设有动力介质口一和动力介质口二,且所述动力介质口一和所述动力介质口二分别位于所述双向推杆(43)的两端,所述动力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杰,路涛,刘斌,谢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盛天巴里坤三塘湖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