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换能,特别涉及一种发声单体以及应用该发声单体的发声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音频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对音频设备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视频音频的播放,更是对音频设备的综合性能提出更多要求,例如便携性、舒适性、美观性以及通话私密性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移动多媒体技术也随之发展,很多音频设备具有多种娱乐功能,如视频播放、数码摄像、游戏、gps导航等,都要求音频设备内的电子元器件越来越精密和紧凑。
2、随着对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要求越来越高,电子设备中留给微型发声装置的装配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满足声学性能的要求,因此需要预留较大的振动空间来满足大振幅需求。目前常规扬声器方案难以同时兼顾性能、轻薄化及通话私密性等多种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单体和发声模组,旨在提供一种有效减小z向的高度的发声单体,该发声单体可以实现远场消音的效果,还可以实现发声单体及模组的超薄设计,占用的装配空间小。
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膜包括第二中央部、环绕所述第二中央部的第二折环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折环部外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二折环部朝向所述第二振动空间内凸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折环部位于所述第二振动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组件设有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音圈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并与所述第一磁间隙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膜包括第二中央部、环绕所述第二中央部的第二折环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折环部外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二折环部朝向所述第二振动空间内凸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折环部位于所述第二振动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组件设有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音圈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并与所述第一磁间隙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包括第一中央部、环绕所述第一中央部的第一折环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折环部外侧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边轭板,所述第一音圈连接于所述第一中央部,所述第一折环部朝向所述第一振动空间内凸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折环部位于所述第一振动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中心轭板的中心磁部和边磁部,所述边磁部位于所述中心磁部的外侧,并与所述中心磁部间隔以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音圈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并与所述第一磁间隙对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磁部呈方形设置,所述边磁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边磁部分别对应所述中心磁部的长轴边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动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磁轭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磁间隙的避让空间,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振膜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避让空间伸入所述第二磁间隙内,并与所述第二音圈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膜呈方形设置,所述支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支架分别对应所述第二振膜的短轴边设置;或者,所述支架包括四个,四个所述支架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