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221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及其安装方法,涉及发动机领域。该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连接口、连接管和滑动管,滑动管上设置有定位单元、安装单元和挤压单元,定位单元用于带动第一接触座进行转动,安装单元用于将插接管安装在滑动管中,挤压单元通过定位座滑动对插接管进行限定。该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及其安装方法,通过连接座与转动座接触并挤压,推动转动座和滑动管进行滑动,推动定位座进行移动,对连接座和插接管的位置进行补偿,避免安装不上去的情况发生,对拼接零件的精确度要求较低,出现磨损和尺寸偏差时,可正常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具体为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在制造发动机管路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它能够提高设计灵活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制造周期,并且可以生产更轻、更复杂的构件;

2、3d打印能够制造出传统方法难以加工的复杂形状,如火箭燃烧室中富含狭窄且复杂形状的冷却通道。这些通道有助于在极端高温下保持金属不会立即熔化,对火箭发射至关重要;

3、目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民航火箭发动机管路的连接过程中,通常通过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和丝扣连接等,在进行发动机管路的两端与发动机连接口连接时,需要先人为进行对齐后,进行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要时刻对安装位置进行调节,保证安装的准确性,同时需要安装的管路精确,当出现误差时,其连接管与连接口连接不紧密,进而导致管路无法安装的情况发生,同时发动机模型拼接过程中,对拼接零件的精确度要求较高,且出现磨损时,无法正常安装;

4、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及其安装方法。

r/>

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口(1)和连接管(2),所述连接口(1)安装在发动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1),所述固定座(10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外管(103),所述外管(103)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管(3),所述滑动管(3)上设置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01)的端部与连接管(2)相连接,对应的所述连接座(201)通过连接管(2)相连通,所述连接座(201)远离连接管(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插接管(202),所述连接口(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内管(...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口(1)和连接管(2),所述连接口(1)安装在发动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1),所述固定座(10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外管(103),所述外管(103)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管(3),所述滑动管(3)上设置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01)的端部与连接管(2)相连接,对应的所述连接座(201)通过连接管(2)相连通,所述连接座(201)远离连接管(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插接管(202),所述连接口(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内管(102),所述内管(102)的内壁与插接管(202)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0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块(601),所述连接块(601)与第二接触座(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座(6)上开设有斜槽,所述第二接触座(6)的斜槽与第一接触座(402)的斜槽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座(402)的内壁上开设有插接槽(603),所述插接槽(603)与插接杆(602)相贴合,所述第一接触座(4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贴合管(401),所述贴合管(401)通过第一接触座(402)与转动座(4)固定连接,所述贴合管(401)与插接管(202)的内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动机管路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转动块(501),多个所述转动块(501)等距离分布,所述转动块(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存锋李树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仰望航天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