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2217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9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效防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前挡板和后挡板将壳体内的空腔分隔为分流腔、汇流腔和换热腔;换热腔内设有多个换热管;换热管内流通第一介质;换热腔外沿着流动方向设有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第一折流板引导第二介质从远离换热腔内侧壁的方向流向靠近内侧壁的方向;第二折流板引导第二介质从靠近换热腔内侧壁的方向流向远离内侧壁的方向;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沿着第二介质的流动方向交替设置。第一介质流通于第一换热管中,第二介质在换热管外的换热腔内流动,借助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改变第二介质的流动方向,使得第二介质流经部分接触不充分的换热管,使得换热更均匀、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装备,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效防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在工业制造领域,复杂的生产流程往往伴随着热量的产生。这些热量的性质和作用各不相同,部分热量是生产过程所必需的,用于维持化学反应、物理相变或工艺操作的顺利进行;而另一部分热量则可能对生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导致设备过热、能耗增加或产品质量下降。因此,对于热量的有效管理成为工业生产中一个关键的技术环节。作为一种通用工艺设备,换热设备在流程性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其核心功能是实现热量的传递与交换,从而优化生产过程的热效率和能源利用。

2、换热器作为一类重要工业过程设备,主要用于实现管路工艺系统中冷、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功能。在众多类型的换热器中,管壳式换热器以其高效、稳定、耐用的特性,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类型。这类换热器通过管路工艺系统,使得冷、热介质在各自的流道内流动,进而完成热量的传递与转换。然而,尽管管壳式换热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其运行过程中,如何提高传热效率仍是换热器研制的核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防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具有空腔,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前挡板(3)和后挡板(5),所述前挡板(3)和后挡板(5)将所述壳体(1)内的空腔分隔为三个腔室,分别为分流腔(2)、汇流腔(4)和换热腔(7);所述换热腔(7)位于所述前挡板(3)和所述后挡板(5)之间;所述换热腔(7)的两端为所述分流腔(2)和所述汇流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口(13)和第四接口(14)设于所述换热腔(7)的两端;所述第四接口(14)位于靠近所述前挡板(3)的一端;所述第三接口(13)位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防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具有空腔,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前挡板(3)和后挡板(5),所述前挡板(3)和后挡板(5)将所述壳体(1)内的空腔分隔为三个腔室,分别为分流腔(2)、汇流腔(4)和换热腔(7);所述换热腔(7)位于所述前挡板(3)和所述后挡板(5)之间;所述换热腔(7)的两端为所述分流腔(2)和所述汇流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口(13)和第四接口(14)设于所述换热腔(7)的两端;所述第四接口(14)位于靠近所述前挡板(3)的一端;所述第三接口(13)位于靠近所述后挡板(5)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81)呈圆锥曲面;在所述壳体(1)内壁和第一折流板(81)之间有流通间隙,供第二介质流过第一折流板(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防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板(82)呈圆锥曲面;所述第二折流板(82)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折流板(82)中间有通孔(822),以供第二介质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6)在所述换热腔(7)内呈多个同心圆环状排列,每个同心圆环上的换热管(6)数量不同,且相邻同心圆环之间的径向间距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属的高效防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81)上设有多个第一过流孔(811),供第二介质部分透过所述第一折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存锋徐协斌卢文峰史春艳陈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仰望航天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