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油茶籽油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油茶籽油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218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籽油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油茶籽油为基料油,将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第一次升温至第一温度,并在所述第一温度下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搅拌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静置冷却,冷藏得到油茶籽油凝胶;其中,所述凝胶剂包括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所述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复配质量比为1:1~1:1.5,所述凝胶剂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9.5%~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脂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油茶籽油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油茶籽油富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并含有大量的天然抗氧化剂,包括角鲨烯、植物甾醇、多酚、脂溶性维生素等。它们可以帮助调节血糖并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然而,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意味着不饱和键增多,容易被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食品质量和功能特性下降,表现为油茶籽油在贮藏过程中稳定性低。

2、大量研究已表明,油凝胶化作为一种通过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将液态油转变成类固态凝胶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而且在替代许多食品中的饱和脂肪也表现出独特优势。此外,油凝胶也被认为是调节脂质消化和输送营养物质或生物活性分子的有效工具,这使得油凝胶化成为保持不饱和液体油营养价值的有效方法。

3、然而油茶籽油容易被氧化,现有技术中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油茶籽油凝胶稳定性差。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油茶籽油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现有技术中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油茶籽油凝胶稳定性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3、以油茶籽油为基料油,将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

4、将所述混合物第一次升温至第一温度,并在所述第一温度下保持第一预设时长;

5、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搅拌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

6、待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静置冷却,冷藏得到油茶籽油凝胶;

7、其中,所述凝胶剂包括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所述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复配质量比为1:1~1:1.5,所述凝胶剂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9.5%~10%;所述第一温度为90~95℃,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8~12min;所述第二温度为100~110℃,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15~20min。

8、优选地,在所述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复配质量比为1:2~1:1.5,所述凝胶剂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9.8%~10%;所述第一温度为93~95℃,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10~12min;所述第二温度为100~110℃,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18~20min。

9、优选地,在所述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搅拌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的步骤中,所述抗氧化剂包括茶多酚、维生素c抗氧化剂。

10、优选地,在所述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搅拌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的步骤,包括:

11、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

12、优选地,在所述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中,磁力搅拌器的搅拌转速为400~500r/min。

13、优选地,在所述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待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静置冷却,冷藏得到油茶籽油凝胶,包括:

14、待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静置冷却第三预设时长,冷藏第四预设时长后得到油茶籽油凝胶,所述第三预设时长≥2h,所述第四预设时长≥24h。

15、优选地,在所述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待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静置冷却第三预设时长,冷藏第四预设时长后得到油茶籽油凝胶中冷藏温度为1℃~4℃。

16、优选地,在所述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将所述混合物第一次升温至第一温度,并在所述第一温度下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包括:

17、将所述混合物水浴加热第一次升温至第一温度,并在所述第一温度下保持第一预设时长。

18、优选地,在所述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搅拌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包括:

19、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在烧杯中搅拌均匀后立即转入广口玻璃样品瓶中,直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

2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油茶籽油凝胶,所述油茶籽油凝胶采用上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21、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本专利技术以油茶籽油为基料油,将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第一次升温至第一温度,并在所述第一温度下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搅拌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静置冷却,冷藏得到油茶籽油凝胶;其中,所述凝胶剂包括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所述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复配质量比为1:1~1:1.5,所述凝胶剂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9.5%~10%;所述第一温度为90~95℃,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8~12min;所述第二温度为100~110℃,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15~20min,如此,相较现有技术中制备得到的油茶籽油凝胶稳定性更佳;

2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采用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的复合凝胶剂制备的油茶籽油凝胶相比于传统的乙基纤维素凝胶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解决了油茶籽油凝胶容易氧化的问题,有效地改善油茶籽油易氧化酸败的特性,提高其应用价值,为拓展油茶籽油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采用阶梯升温(两次升温)且在中间过程中加抗氧化剂,进行第一次升温使凝胶剂和油茶籽油混合形成混合体,通过不在最初加抗氧化剂可以防止抗氧化剂与凝胶剂之间产生影响,不在第二次升温后加抗氧化剂是因为抗氧化剂只能防止氧化,第二高温结束后氧化已经完成,此时再加抗氧化剂起不到作用。

2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改善了油茶籽油容易被氧化的特性,提高其食品质量和功能特性,延长油茶籽油凝胶的储藏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复配质量比为1:2~1:1.5,所述凝胶剂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9.8%~10%;所述第一温度为93~95℃,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10~12min;所述第二温度为100~110℃,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18~2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搅拌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的步骤中,所述抗氧化剂包括茶多酚、维生素C抗氧化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搅拌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磁力搅拌器的搅拌转速为400~500r/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静置冷却,冷藏得到油茶籽油凝胶,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静置冷却第三预设时长,冷藏第四预设时长后得到油茶籽油凝胶中冷藏温度为1℃~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混合物第一次升温至第一温度,并在所述第一温度下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包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搅拌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包括:

10.一种油茶籽油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籽油凝胶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复配质量比为1:2~1:1.5,所述凝胶剂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9.8%~10%;所述第一温度为93~95℃,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10~12min;所述第二温度为100~110℃,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18~2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搅拌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的步骤中,所述抗氧化剂包括茶多酚、维生素c抗氧化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后,第二次升温至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下保持第二预设时长,搅拌均匀至所述凝胶剂与所述基料油完全溶解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茶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盼钟武殷娇娇周正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