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啶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187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合作为有机EL元件的封盖层的材料的、波长450nm~750nm的范围中的折射率高、消光系数低的化合物。另外,在于提供通过使用上述化合物从而改善了光的取出效率的有机EL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嘧啶化合物。(式(1)中,Ar1~Ar3可各自彼此相同也可不同,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杂环基等,L1~L3可各自彼此相同也可不同,表示单键、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的芳族烃基等,p、q和r可各自彼此相同也可不同,表示1~2的整数。其中,Ar1~Ar3中至少一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噁唑基等芳族杂环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对各种显示装置适合的自发光电子元件的化合物,特别是适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简称为有机el元件)的化合物和使用有该化合物的有机el元件、电子元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有机el元件为自发光性元件,因此与液晶元件相比明亮且视觉辨认性优异,可实现鲜明的显示,因此进行了活跃的研究。

2、1987年伊士曼柯达公司的c.w.tang等开发出将各种功能分担于各材料的层叠结构元件,从而使使用有有机材料的有机el元件成为实用的元件。他们将能够传输电子的荧光体和能够传输空穴的有机物层叠,将两者的电荷注入荧光体的层中而使其发光,从而用10v以下的电压得到1000cd/m2以上的高亮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3、目前为止,为了有机el元件的实用化,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对层叠结构的各层的功能进一步细分,通过制成在基板上依次设置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从底部发光的底部发光结构的发光元件,从而实现了高效率和耐久性(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4、近年来,逐渐使用了将具有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嘧啶化合物,其由下述通式(1)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L1~L3可各自彼此相同也可不同,为单键、从取代或未取代的苯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从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或者从取代或未取代的萘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嘧啶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L1~L3可各自彼此相同也可不同,为单键、从未取代的苯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从未取代的联苯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或者从未取代的萘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嘧啶化合物,其由下述通式(1)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l1~l3可各自彼此相同也可不同,为单键、从取代或未取代的苯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从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或者从取代或未取代的萘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嘧啶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l1~l3可各自彼此相同也可不同,为单键、从未取代的苯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从未取代的联苯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或者从未取代的萘中除去2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嘧啶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l1~l3可各自彼此相同也可不同,为单键、未取代的1,4-亚苯基、未取代的4,4’-亚联苯基、未取代的2,6-亚萘基、或者未取代的2,7-亚萘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p、q和r为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ar1~ar3中,至少一个为未取代的苯并噁唑基、未取代的苯并噻唑基、未取代的苯并呋喃基、或者未取代的苯并噻吩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嘧啶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ar1~ar3中,至少一个为未取代的2-苯并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濑幸喜平井大贵黄文濽平山雄太林秀一
申请(专利权)人: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