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尤其涉及一种下模入子及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1、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型加工方法。
2、相关技术中,常用到冲压机对材料进行冲压,冲压机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靠近下模的一侧开设有与所需工件形状相适配的加工槽,上模连接有驱动件,下模连接有下模入子,将胚料放置在下模入子上方,启动驱动件使上模逐渐靠近下模入子,使胚料在加工槽内变形,从而形成所需工件。
3、由于下模入子靠近上模的端面常采用平面结构,在加工电池极柱等一侧为平面的工件时,在冲压过程中,加注的冲压油可能会粘附在胚料底面,并使胚料与下模入子之间出现封闭的空气腔,从而导致产品变形,若减少注油量,会导致工件边缘出现细微裂纹并影响工件品质,因此需要精确控制注油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模入子及冲压装置,以解决冲压时胚料与下模入子之间存在空气腔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入子(1)开设有多个通孔(11),所述通孔(11)一端开设于所述下模入子(1)朝向上模(21)的一端,所述通孔(11)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用于排出冲压时胚料与所述下模入子(1)之间残留的空气和冲压油,所述下模入子(1)开设有导油槽(12),所述导油槽(12)与所述通孔(11)连通,用于引导所述冲压油排放至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下模入子(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为孔径保持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入子(1)开设有多个通孔(11),所述通孔(11)一端开设于所述下模入子(1)朝向上模(21)的一端,所述通孔(11)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用于排出冲压时胚料与所述下模入子(1)之间残留的空气和冲压油,所述下模入子(1)开设有导油槽(12),所述导油槽(12)与所述通孔(11)连通,用于引导所述冲压油排放至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下模入子(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为孔径保持不变的圆柱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的孔径不小于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设置有3个,和/或,多个所述通孔(11)在冲压区域内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励建炬,郭雄涛,刘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