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返压翻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147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7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返压翻孔的装置,包括用于对翻孔镦压的第一模具结构和作业于第一模具结构之后的第二模具结构,所述第二模具结构用于对工件翻孔;所述第一模具结构包括第一上模单元和位于第一上模单元下方的第一下模单元;所述第一上模单元包括第一冷镦上模,所述第一冷镦上模的下端形成有用于将翻孔向内压斜的镦压凹槽,所述第一下模单元包括第一冷镦下模,所述第一冷镦下模的上端形成有用于定位翻孔的镦压定位柱;本技术能够将翻孔方向错误的工件进行返修,减少报废处理和降低生产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返压翻孔的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金属机械结构中,翻孔特征是应用较多的结构之一。翻孔是利用模具把工件的孔缘翻成竖边的冲压加工方法,主要用于制造出与其他零件的装配部位,或者是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而加工出特定的形状。

2、由于翻孔是向一边挤料的方式加工出来的,因此,翻孔方向一旦加工错误,就无法在正确的那一面再翻孔,如工件的正反面放反,导致翻孔方向与图纸要求不符,通常该工件只能报废处理,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翻孔方向错误,造成工件报废处理和浪费成本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返压翻孔的装置,能够将翻孔方向错误的工件进行返修,减少报废处理和降低生产浪费成本。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3、一种返压翻孔的装置,包括用于对翻孔镦压的第一模具结构和作业于第一模具结构之后的第二模具结构,所述第二模具结构用于对工件翻孔;

4、所述第一模具结构包括第一上模单元和位于第一上模单元下方的第一下模单元;

5、所述第一上模单元包括第一冷镦上模,所述第一冷镦上模的下端形成有用于将翻孔向内压斜的镦压凹槽,所述第一下模单元包括第一冷镦下模,所述第一冷镦下模的上端形成有用于定位翻孔的镦压定位柱。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镦压凹槽包括底面、与底面边缘连接的侧壁以及与底面相向设置的开口;

7、所述侧壁为斜向设置,且开口的面积大于底面的面积,该形状的镦压凹槽能够将错误方向的翻孔进行镦压,产生塑性变形,以便于第二模具结构进行正确方向的翻孔作业。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模单元还包括第一上模座,所述第一冷镦上模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上模座上,便于对第一冷镦上模进行拆卸更换,提高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模座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冷镦上模的上端螺纹连接于第一定位孔内,第一定位孔便于第一冷端上模的装配,及起到定位效果,提高作业稳定性和精准性。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模座的侧边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连通且垂直于第一定位孔;

11、所述第一限位孔内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冷镦上模的上端抵接的紧固件,进一步提高对第一冷镦上模的安装稳定性和使用稳定性。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下模单元还包括第一下模座,所述第一冷镦下模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下模座上,便于对第一冷镦下模进行拆卸更换,提高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模具结构包括第二上模单元和位于第二上模单元下方的第二下模单元;

14、所述第二上模单元包括第二翻孔上模,所述第二翻孔上模的下端形成有用于翻孔定位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下模单元包括用于将工件朝向第二定位孔内翻孔的第二翻孔下模,实现对工件的翻孔作业。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下模单元还包括第二下模座和用于支撑工件的下垫板,所述下垫板设置在第二下模座的上端,所述第二翻孔下模可上下滑动穿设于第二下模座和下垫板中;

16、所述下垫板为优力胶或塑胶材质,防止对工件造成硬力损坏,提高作业良率。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作业于第一模具结构之后和第二模具结构之前的第三模具结构,所述第三模具结构用于对翻孔压平,便于第二模具结构更好的进行正确方向的翻孔作业。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模具结构包括第三上模单元和位于第三上模单元下方的第三下模单元,实现对工件的压平作业,以便于第二模具结构更好的进行正确方向的翻孔作业。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返压翻孔的装置,通过第一模具结构对错误方向的翻孔进行镦压,再由第二模具结构对工件进行正确方向的翻孔,能够将翻孔方向错误的工件进行返修,减少报废处理和降低生产浪费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翻孔镦压的第一模具结构(1)和作业于第一模具结构(1)之后的第二模具结构(2),所述第二模具结构(2)用于对工件翻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镦压凹槽(112)包括底面(1121)、与底面(1121)边缘连接的侧壁(1122)以及与底面(1121)相向设置的开口(1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单元(11)还包括第一上模座(113),所述第一冷镦上模(111)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上模座(1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座(113)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4),所述第一冷镦上模(111)的上端螺纹连接于第一定位孔(1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座(113)的侧边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15),所述第一限位孔(115)连通且垂直于第一定位孔(1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模单元(12)还包括第一下模座(123),所述第一冷镦下模(121)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下模座(12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模单元(22)还包括第二下模座(222)和用于支撑工件的下垫板(223),所述下垫板(223)设置在第二下模座(222)的上端,所述第二翻孔下模(221)可上下滑动穿设于第二下模座(222)和下垫板(223)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业于第一模具结构(1)之后和第二模具结构(2)之前的第三模具结构(3),所述第三模具结构(3)用于对翻孔压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具结构(3)包括第三上模单元(31)和位于第三上模单元(31)下方的第三下模单元(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翻孔镦压的第一模具结构(1)和作业于第一模具结构(1)之后的第二模具结构(2),所述第二模具结构(2)用于对工件翻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镦压凹槽(112)包括底面(1121)、与底面(1121)边缘连接的侧壁(1122)以及与底面(1121)相向设置的开口(1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单元(11)还包括第一上模座(113),所述第一冷镦上模(111)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上模座(1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座(113)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4),所述第一冷镦上模(111)的上端螺纹连接于第一定位孔(1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返压翻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座(113)的侧边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15),所述第一限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颜想明刁俊才
申请(专利权)人:万盛兴精密技术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