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长隧道智能交通调度,具体涉及一种小断面单车道长隧道智能交通组织与调度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前长大隧道施工中,一般采用斜井作为辅助通道,当辅助斜井过长是考虑到费用原因一般设置为单车道,行车宽度十分有限,斜井内无法实现辆车并行通过,为最大化利用斜井和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在固定位置专门设置梯形错车位,当来车发现对向有车辆驶来时,距离错车位较近的车辆可在错车位暂时等待,从而解决斜井内双向多车通过的问题。
2、但是目前小断面单车道长隧道智能交通组织与调度系统仍然存在下述问题:
3、1、斜井过长时车辆间无法互相通信,只能通过目视方式观察对向来车,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易存在安全隐患;
4、2、多车错车时,可能会造成某一方向整体后退,将极大地降低通行效率,发生拥堵;
5、3、隧道外车辆无法获知隧道内车辆情况,不能选择最优的进出洞时间及路线;
6、4、隧道内的情况,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获知,也无法分析车辆利用率和隧道通行效率,从而无法及时做出调度决策,进而造成隧道进度管理上的隐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断面单车道长隧道智能交通组织与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洞内定位网络、车载终端及调度指挥系统三大架构;先构建洞内定位网络,然后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终端获取信息,通过调度指挥系统的算法发出调度指令,进行隧道内车辆的智能调度、交通管控,最终实现利用车载终端、远程控制终端、通讯主站和多个通讯分站完成车辆的智能调度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断面单车道长隧道智能交通组织与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远程控制终端根据隧道内各个车载终端的位置数据,判断错车处路况;并根据预先设置的行车优先级别配置,确定最终的错车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断面单车道长隧道智能交通组织与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洞内定位网络、车载终端及调度指挥系统三大架构;先构建洞内定位网络,然后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终端获取信息,通过调度指挥系统的算法发出调度指令,进行隧道内车辆的智能调度、交通管控,最终实现利用车载终端、远程控制终端、通讯主站和多个通讯分站完成车辆的智能调度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断面单车道长隧道智能交通组织与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远程控制终端根据隧道内各个车载终端的位置数据,判断错车处路况;并根据预先设置的行车优先级别配置,确定最终的错车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断面单车道长隧道智能交通组织与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通信分站内置有芯片全向感应器,可以读取车载终端内电子标签的id值,通过测量电子标签的无线信号场强计算得出标签的实际距离;若干个通信分站芯片全向感应器可以确定有效范围内的电子标签的具体位置,实现对车辆位置的实时监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断面单车道长隧道智能交通组织与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载终端包括控制芯片、zigbee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调度指令播报模块和语音通话模块,控制芯片用于通过zigbee通信单元接收调度指令,并通过调度指令播报模块进行语音播放,车载终端通过语音通话模块与调度中心进行语音通话,gps定位模块用于记录车辆在洞外轨迹和洞内的行走轨迹,调度指挥中心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实时查看所有车辆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民庆,辛维克,马超锋,任诚敏,王海东,甄文,张延峰,郑保才,鲁利亮,黄贵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