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产业,涉及一种秸秆打捆设备,具体为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
技术介绍
1、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也是工农业的重要生物资源,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可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及工副业生产的原料等。大量剩余秸秆是一种巨大资源,亟需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将秸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对于保护生态与环境,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收集和归置秸秆是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首要任务。传统的人工收集打包效率相对低下,近年来各种秸秆打捆机相继出现并被推广使用,但其多数为牵引式大型设备,对地形适应性有限。再者,现有的秸秆块成型方式多为滚动成型,压缩率低,且极易出现秸秆块松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人工收集打包效率低,牵引式大型秸秆打捆机对地形适应性差,滚动成型的秸秆块易出现压缩率低、秸秆块松散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包括喂料机构,所述喂料机构设置于底板表面,所述喂料机构的出料端连接有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底部设置有打捆机构,所述打捆机构底部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和输送机构均设置于底板表面。
4、所述压缩机构包括连接于底板表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连接有几字型架和压缩仓,所述压缩仓设置于
5、所述打捆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滑板底部的齿条和基座,所述基座相邻的一侧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包装带导向轮、上融化块、切刀和下融化块,所述滑轨底部还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外侧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端通过第二驱动轴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基座相邻的一侧表面对称开设有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内部通过连接轴连接有包装带导向轮,所述包装带导向轮表面绕设有热熔打包带。
7、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包装带导向轮底部对应设置有一个上融化块、切刀和下融化块,且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上融化块和下融化块之间。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喂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底板表面的传送带架,所述传送带架一端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传送带架另一端通过导向板连接于压缩仓的入口端,所述传送带架上还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表面连接有传送带。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挡板整体呈u型结构,所述挡板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于传送带架一端顶部,且所述挡板远离传送带架的一端设置有开放式的喇叭状结构。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送带架外侧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端贯穿传送带架侧壁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一滚轮组的轴向截面。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对称连接于底板表面的输送带架,所述输送带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滚轮组和一个动力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组和动力滚轮表面设置有输送带,所述动力滚轮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贯穿相邻的输送带架连接于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四驱动电机通过第二电机架连接于输送带架外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压缩机构和打捆机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对秸秆等松散物料进行压缩打包处理。压缩机构通过偏心轮结构实现压板的往复运动,将揉搓后的絮状秸秆压缩成高密度的块状物,提高其致密性和结构稳定性。而打捆机构则采用热熔打包带进行秸秆成型块的打包作业,通过上融化块和下融化块以及切刀的配合使用,实现高效、节约包装材料的打包过程。
14、这种新型的压缩和打包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秸秆压缩密度。通过偏心轮结构的间歇压缩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秸秆压缩后的密度,使其更具有利用价值;2)保证秸秆成型块的结构稳定性。高密度的压缩使得秸秆成型块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不易散开,便于运输和储存;3)节约包装材料。采用热熔打包带对秸秆成型块进行打包,相较于传统的打包方式,可以大幅度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4)提高包装效率。打捆机构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实现快速连续的打包作业,提高生产效率;5)环保。该专利技术采用可降解的热熔打包带,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喂料机构(1),所述喂料机构(1)设置于底板(106)表面,所述喂料机构(1)的出料端连接有压缩机构(2),所述压缩机构(2)底部设置有打捆机构(3),所述打捆机构(3)底部设置有输送机构(4),所述压缩机构(2)和输送机构(4)均设置于底板(106)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10)相邻的一侧表面对称开设有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内部通过连接轴连接有包装带导向轮(306),所述包装带导向轮(306)表面绕设有热熔打包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包装带导向轮(306)底部对应设置有一个上融化块(307)、切刀(308)和下融化块(309),且所述切刀(308)设置于所述上融化块(307)和下融化块(30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机构(1)包括设置于底板(106)表面的传送带架(102),所述传送带架(102)一端顶部设置有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1)整体呈U型结构,所述挡板(101)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于传送带架(102)一端顶部,且所述挡板(101)远离传送带架(102)的一端设置有开放式的喇叭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架(102)外侧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端贯穿传送带架(102)侧壁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一滚轮组(104)的轴向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对称连接于底板(106)表面的输送带架(401),所述输送带架(401)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滚轮组(403)和一个动力滚轮(407),所述第二滚轮组(403)和动力滚轮(407)表面设置有输送带(402),所述动力滚轮(407)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406)贯穿相邻的输送带架(401)连接于第四驱动电机(404),所述第四驱动电机(404)通过第二电机架(405)连接于输送带架(401)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喂料机构(1),所述喂料机构(1)设置于底板(106)表面,所述喂料机构(1)的出料端连接有压缩机构(2),所述压缩机构(2)底部设置有打捆机构(3),所述打捆机构(3)底部设置有输送机构(4),所述压缩机构(2)和输送机构(4)均设置于底板(106)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10)相邻的一侧表面对称开设有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内部通过连接轴连接有包装带导向轮(306),所述包装带导向轮(306)表面绕设有热熔打包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包装带导向轮(306)底部对应设置有一个上融化块(307)、切刀(308)和下融化块(309),且所述切刀(308)设置于所述上融化块(307)和下融化块(30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间歇压缩式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机构(1)包括设置于底板(106)表面的传送带架(102),所述传送带架(102)一端顶部设置有挡板(101),所述传送带架(102)另一端通过导向板(105)连接于压缩仓(207)的入口端,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